日更三万 作品

第96章 巡盐御史之遗志

那熟悉的、风骨天成的笔迹,如同一把温柔而又锋利的钥匙,瞬间开启了林黛玉尘封在记忆最深处的闸门。往事,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至。

她仿佛又回到了扬州的林府,回到了那个种满了翠竹的庭院。

父亲,就坐在那窗前,手执一卷书,偶尔抬起头,用那温和而又带着一丝忧虑的目光,看着在竹林间嬉戏的自己。

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咳嗽声,是她童年记忆里,最清晰的背景音。

可他的脊梁,却永远挺得笔直,如同一株宁折不弯的青竹。

他教她读书,教她写字,教她为人的风骨,教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

他告诉她,林家的女儿可以不嫁王侯,可以不慕富贵,但心中,一定要装着这片天地,装着这天下的苍生。

“爹爹……”

一声轻微的、几乎不闻的呢喃,从林黛玉的唇边溢出。

那双清冷的、早已不会轻易流露情绪的眸子里,那层氤氲的水雾,终于再也无法抑制,化为两行清泪,顺着她那苍白而又绝美的脸颊,缓缓滑落。

一旁的卫武,看着这位刚刚还指挥若定、谈笑间便歼灭了一支庞大舰队的“镇海女神”,此刻,却因为一封旧信,而泪如雨下,露出了属于一个孤女最脆弱的一面,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不忍与敬佩。

他默默地,对着身后的黑龙卫,挥了挥手。

众人会意,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船舱,将这片空间,留给了她一个人。

林黛玉颤抖着,伸出那双曾握过尚方宝剑,曾扣动过神臂弩机,此刻却抖得如同风中落叶的纤纤玉手,小心翼翼地,展开了那封,来自天堂的遗嘱。

信,不长。

字里行间,没有半分的儿女情长,没有半分的私人家事。

有的,只是一个孤臣,对这个国家,最深沉的忧虑,与最决绝的布局!

“吾儿黛玉亲启:见字如面。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为父,或已不在人世。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父一生,巡盐江南,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盐政之弊,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然,此不过是癣疥之疾。我大周,真正的心腹大患,在东海之上!”

信读到这里,林黛玉的呼吸,猛地一滞!

她骇然发现,自己的父亲竟早已洞悉了“东海国”的存在!

她继续看下去。

“东海国主,乃前明宁王之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盘踞夷州,勾结倭寇,私通红毛夷,以海贸之利,购战船,铸火炮,无时无刻,不妄图颠覆我大周江山。”

“为父巡盐,名为整顿盐政,实为……以此为掩护,暗中调查东海国之虚实,布下瓦解之局!”

“为父耗尽十年心血,散尽万贯家财,早已秘密联络了东海国内部,以次相‘陈永华’为首的‘主和派’。此人,深明大义,知晓两岸若起刀兵,必将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他愿为内应,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助我朝,兵不血刃,收复夷州。”

“然,天不假年,为父,恐等不到那一日了。”“此遗嘱,一式两份。一份,藏于我林家祖宅密室。另一份,则托心腹,辗转送往东海,交予陈永华。若有一日,朝中有明主贤臣,能识此大患,愿行雷霆之举,此信,便是凭证。”

“黛玉,我儿。为父,知你才情高绝,心比天高。然,女子之身,立于这浊世,何其艰难。为父,不求你闻达于诸侯,只愿你,能寻一良人,平安喜乐,一生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