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蜜糖砒霜同入腹,真龙假宦各藏针
新安镇的清晨,第一次没有被操练的号角声唤醒,而是被一股更为狂热的、建设的喧嚣所取代。在小镇西侧,一片被特意划出的、方圆足有五百亩的隔离区内,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这里,便是贾环规划中的“神机营火药专供所”的厂址。
与这个时代所有手工作坊都不同,这里的布局,透着一种令人费解的严谨与超前。
矿石粉碎区、原料提纯区、药剂混合区、成品晾晒区、封装仓库区……每一个区域都严格分开,以水道和防火墙隔绝。
所有工人进入厂区前,都必须更换特制的、不含任何铁器的麻布工服,并蹚过一道浅浅的水池,以消除静电。
其安保之严密,流程之精细,让前来“监工”的王景弘,看得是既心惊又心喜。
“贾提举,您这……真是神仙手段。”
王景弘站在一座高高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如同工蚁般忙碌而有序的工人们,由衷地赞叹道。
他赞叹的,是这背后所代表的、恐怖的生产效率与财富创造能力。
“公公谬赞了。”
贾环站在他身侧,手中拿着一张复杂的工程图纸,语气平淡,“火药乃国之重器,人命关天,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下官只是将这流程细分,让每个人,一辈子,只做一道工序。如此,熟能生巧,差错自少,产量与品质,自然就上去了。”
王景弘眯着眼,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流程分得越细,便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工匠,能掌握完整的火药配方!
这制造的核心机密,最终,只会掌握在两个人手中――一个,是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少年。
另一个,便是他这个负责最后“调配”与“监管”的,皇权代理人。
好手段!
这贾环,不仅送了他一座金山,还将这座金山的钥匙,亲手交到了他的手里!
这份“诚意”,让他那颗本就活泛的心,愈发滚烫。
“提举大人真是为圣上殚精竭虑,咱家……佩服!”
王景弘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他轻轻一摆手,身后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小太监,立刻端着一个食盒,乖巧地上前。
“这是咱家从宫里带来的燕窝,特意让小厨房炖了。提举大人您日理万机,可得保重身子。咱家瞧着,您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都没有。这个小玄子,是咱家一手调教出来的,手脚最是麻利,心思也细。不如,就让他留在您身边,端茶倒水,也让咱家,能稍稍放心。”
王景弘笑眯眯地道。
贾环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名叫小玄子的年轻太监身上。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眉清目秀,看着很是机灵,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系统警报:检测到未知精神力窥探,来源:王景弘。威胁等级:低。】
【系统分析:窥探目标为宿主随身物品,非宿主本人。建议保持警惕。】
贾环的心中,瞬间了然。
这条笑面虎,终究是露出了他的第一颗毒牙。
他这是要安插一个钉子,在自己的身边,探查自己的秘密。
“那便多谢公公美意了。”
贾环脸上不动声色,反而露出了感激的神情,“下官身边,正缺这么一个伶俐的人。小玄子,以后,你便跟着本官吧。”
“奴才……叩谢提举大人,叩谢干爹!”
小玄子立刻跪下,磕了两个头,声音清脆,姿态恭顺得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一场无声的交锋,就在这高台之上,以一种看似和谐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三日后,夜。
贾环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新来的小玄子,正小心翼翼地为他研墨,动作轻柔,悄无声息,将一个完美下属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
贾环正在看一封从京城辗转送来的、由薛宝钗亲笔所写的信。
信中,宝钗详细汇报了京城“万家作坊”的惊人成果。
在短短一月之内,竟已提前完成了十万套冬衣的半数!
其效率之高,成本之低,让整个户部和内阁都为之震动。
同时,她也提及,定西侯府在收到那件“寿礼”后,已是形同鬼蜮,老侯爷终日闭门不出,形销骨立,怕是时日无多。
这些,都在贾环的预料之中。
但信的末尾,宝钗用极小的蝇头小楷,加了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闲笔。
“妾身偶然听闻,王公公离京之前,曾数次前往内务府旧档房,调阅前明宫城之舆图,尤其是对当年信王(崇祯)旧邸‘乾西五所’的结构图,看得最是仔细。不知何故。”
乾西五所!贾环的瞳孔,猛地一缩!
别人不知,他却清楚得很!
那“乾西五所”,正是前世历史记载中,崇祯皇帝自缢前,最后逗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