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钢铁的证言

路承舟的声音并不响亮,却仿佛具备某种物理穿透性,轻易地越过了红木办公桌的森严壁垒,精准地击中了张援朝的耳膜。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让那句反问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刺耳。

一整套发动机的核心零件,如果全都是零误差呢?

这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张援朝那张因震惊而扭曲的脸,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冰冷。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皮质转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怒火并未消散,而是被他强行压回了胸腔,在那里沉淀、压缩,最终化作一种更加危险的、淬了毒的冷静。

他死死地盯着路承舟,那眼神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从里到外彻底看穿。

他看到了平静,一种近乎傲慢的平静。

“好。”

张援朝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像是冰块在互相摩擦,“我今天就给你这个机会。开!把所有的箱子都给我打开!我倒要看看,你们红星厂一夜之间,是不是就能捅破天!”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狠戾,这既是命令,也是赌注。

他将自己的权威,全部押在了这场对峙的牌桌上。

得到指令,那几个不知所措的工人如奉纶音,立刻手忙脚乱地撬开了剩下的木箱。

“哐!哐!哐!”

金属撬棍与木箱盖碰撞的声音,在这间压抑的办公室里,如同审判的钟声被一声声敲响。

第二个箱子里,是四根连杆。

它们并排躺在柔软的衬垫中,i字型的杆身充满了精悍的力量感,两端的大头孔与小头孔,在灯光下反射出均匀柔和的光晕。

它们不像工业品,更像是某种猛兽的胫骨,天生就为传递狂暴的力量而生。

第三个箱子里,是八个活塞。

银白色的铝合金表面光洁如镜,甚至能清晰地倒映出天花板上吊灯的轮廓。

那三道为活塞环预留的凹槽,其边缘锋利如刀,却又平滑得找不出一丝毛刺。

第四个箱子……

第五个箱子……当最后一口箱子被打开,一整套足以构成发动机心脏的精密部件,就这样赤裸裸地、毫无保留地,陈列在了市工业局最高领导的面前。

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每一件都散发着同样的气息一种对公差的绝对蔑视,一种由极致工艺凝聚而成的、不容置疑的骄傲。

这片由钢铁组成的沉默军阵,让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

马恒早已面无人色,冷汗浸透了他那件的确良衬衫的后背,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冰冷而又黏腻。

他不敢再看那些零件,只是低着头,死死盯着自己那双落满灰尘的皮鞋,仿佛想在地板上钻出一个洞来。

江建国的手,已经不再颤抖。

他站在那堆堪称艺术品的零件前,浑浊的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不是激动,而是一种近乎于信仰的火焰。

他此生从未想过,自己亲手参与制造的东西,能够达到如此令人战栗的完美境地。

他缓缓地,再一次俯下身。

这一次,他没有等路承舟的示意,便主动拿起了千分尺、内径规、百分表……

一件又一件冰冷的、诚实的测量仪器。

整个过程,变成了一场庄严的独角戏。

“连杆大头孔,圆度公差,零。”

“活塞销孔,中心距公差,零。”

“活塞裙部,锥度与椭圆度,零。”

……

江建国的声音,不再有丝毫的颤抖。

他每报出一个数据,都像是在宣读一份判决书。

那声音不高,却沉重如山,一字一句地,砸在张援朝的神经上。

到了最后,他的声音里甚至带上了一丝悲怆与豪迈。

“全部……零误差!”

当最后四个字尘埃落定,江建国挺直了那佝偻了一辈子的脊梁。他将手中的千分尺轻轻放回工具盒,发出“咔”的一声轻响。

这声音,仿佛是为这场单方面的技术凌虐,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