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 章:解封

捕快忙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县城里就传遍了,说知府大人已经锁定了爆炸的真凶,是平丘侯世子梁世杰 。

只是平丘侯府被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梁世杰,邢知府下令全城搜。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些事,各种流言众说纷纭。

“听说了吗 ,那个梁世杰之所以炸死那么多人,竟是为了个女人,还是个琴姬。”

“我知道,和鸣阁的清歌姑娘,上个月投湖死了。”

“那姑娘是梁世杰的相好,据说梁世杰去年还想给她赎身,可是平丘侯不同意,家里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那也难怪,虽说是伯侯,可家里连着三代都没人做官了,也就剩下个世袭的爵位,每月领着二十两的月俸勉强度日,不然怎会落魄到住在县城里。”

“我听说,平丘侯一件锦衣穿了好几年,里裤还打补丁呢。这事传开后梁世杰在书院被同窗扒衣服,说看看他的里裤是不是也打补丁。”

“真是看不出来,那梁世子平日里被欺负的时候,看着窝窝囊囊的,竟然敢犯下这么大事。”

“你们知道什么啊,这次死的人里,大半都是平日里经常欺负他的,他是故意报复。”

“四月的院试梁世杰落了榜后,被那些人好一番奚落呢,据说有一次还被逼着跪在地上钻齐家二公子的裤裆,所以怀恨在心。”

“不对,我听说的是清歌姑娘死的蹊跷,是被人逼死的,就是齐家和林家那几个经常欺辱梁世杰的公子哥干的。”

“别乱说,小心祸从口出,这案子县令大人都还没结案呢。”

“无论真相是什么,也不能炸死那么多人啊,太狠了。”

早市过半,伤了手无法做事的姜念初坐在柜台内,通过店里的客人,已经把各种消息听了个大概。

在听到一些人开始说女人果然是红颜祸水等言论时,姜念初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搞团体霸凌的是男子,制造爆炸炸死十几人的也是男子,最后却怪到一个最无辜的女人身上。

真相若真是那些人先逼死了那位清歌姑娘,那整件事最无辜的就是她,成为了那些人争斗的牺牲品,还要背黑锅。

像是历史上的妲己,杨贵妃,陈圆圆,哪个不是男权社会将男性统治者的决策失误,统治阶级腐朽激发的矛盾,转移到女子身上。

用“红颜祸水”的标签简化因果,本质上是为了掩盖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动因。

宋凛正拨弄着算盘,看了身旁人一眼,见她扁着嘴发呆,好奇问,“想什么呢?”

姜念初抬眼看他,“没什么,在想午饭吃啥好。”

宋凛点头,“是得好好想想,想好了告诉我,我去后厨说一声。”

这时,一个身穿墨青色劲装的男子走进来。

此人不是来吃饭的,而是径直走到柜台前,放下了一个木盒子。

然后看向姜念初说,“这是我家主子让带给姜娘子的药。”

说完,立刻转身离开。

姜念初和宋凛面面相觑,木盒打开,里面有四瓶药膏。

那人口中的主子是谁,一点儿也不难猜。

宋凛又把木盒合上,说了句“还真是阴魂不散。”

姜念初自然不会用他的药,昨日请的大夫,买的也是最好的药,用不着他的。

木盒子姜念初随手塞到了一个抽屉里,药肯定是好药,丢了可惜。

酒楼的小二大厨们,每日做菜上菜免不了烫伤,正好留给他们用了。

早市结束后,楼里安静下来。

外面的全城搜捕持续进行中,邢知府让人回府城调了人手过来。

到了午市时间,店里最热闹的时候, 一队捕快冲进兰亭斋。

“奉命搜查,所以有人待在原地不许动走动。” 领头的赵捕头高声。

店内用餐的客人都收了声,小二也停止上菜,站成一排。

捕快人手一张画像,对着人楼内的男客一一比对样貌。

宋凛也从柜台出来,被人对着画像相面。

楼上楼下搜完后,又去了后院,挨个房间搜查,地窖也下去了几个人。

姜念初吃过午饭,闲着没事看小四小五练字,房门突然被大力推开,三人都被吓一跳。

两个捕快一起进来,见屋内是个女子和两个孩子,没给多少眼神,把房间能藏人的地方都搜了一遍,没有发现便走了。

姜念初暗暗拍胸口,叮嘱两孩子待在房内别出去,自个匆匆去了前面。

赵捕头正在收队,对宋凛说,“宋兄,你这里已经搜查完毕没有问题,例行公事请谅解。”

宋凛抱拳,“配合县令大人缉凶是我们老百姓应该做到的,赵捕头辛苦,以后有时间多来小店坐坐。”

赵捕头点头,也朝他抱了抱拳,带队走了。

那些人离开后,姜念初上前,“以知府大人的办事效率,城门明日又或许今日就可以解封了,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小四小五被困在这儿,还有季容华这个隐患在,姜念初始终是不放心的。

之前宁安府封城都没抓到人,那是因为府城实在太大,而云栖县城的大小还不到府城的二十分之一。

这若是露了马脚,季容华怕是要把整个县城掘地三尺。

事实证明姜念初猜的没错,邢知府确实能干,他仅凭梁世杰书房的一幅庭院画,便推断寻找到了梁世杰和琴姬清歌租住的小院。

捕快闯进去时,梁世杰正在雕刻木雕,那屋子全都是同一个女子的木雕。

凶手落网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酉时中左右,天色已经开始暗,城门解封了。

没办法,城内困住太多周边村子的百姓,再不开门就要围到县衙门口去闹事了。

宋义也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关了铺子,带着儿子和女儿来到了酒楼里。

不过姜念初和宋凛没有火急火燎的就出城,等到戌时初刻(八点),酒楼打烊了,才驾着马车出城。

一行人回到村里,家里人刚睡下,听到动静又全都爬起来了。

“老天保佑可算是回来了,都没事吧?” 吴夏莲披着外衣就急匆匆跑出来了,满脸的焦急。

县城发生爆炸的事,附近十里八乡早就传开了,这两日家里几个人是吃不香睡不着,一直担惊受怕。

赵氏红着眼眶直奔着两个孩子就去了,一把搂过来。

这两日真的快吓死她了。

宋阳和周氏也争相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家人闹哄哄的进到二院大厅,把灯都点上坐下说话。

“念念,你手怎么了?” 宋天成眼尖,一眼见到姜念初包着的手,着急询问。

“不小心打翻茶水,烫了一下。” 姜念初回道。

吴夏莲连忙过来拉起她的手看,心疼的不行,“严不严重啊?”

姜念初笑笑,“不严重,擦了药过几日就好了。”

时辰已经不早了,一家人说了会儿话,讲了这几日的情况,便散了先各自回去休息。

躺在自己熟悉的舒服大床上,加上手也没有昨晚那么疼,姜念初终于睡了个好觉。

第二日也不用看店了,直接睡到日上三竿。

村里有十几户人家去看花灯被困在城里,宋家是被困住最多人的,杨里正挨个上门慰问了一番。

宋家是最后一家,宋凛和宋天成陪着杨里正坐在院子里说话。

姜念初站在院中的大缸前喂鱼,听他们闲话,说村里这几日发生的事。

听着听着,听出了重要信息。

姜念初猛地转头,正好对上宋凛望过来的目光。

宋凛保持镇定,状似无意的问,“里正爷爷,您刚说前日有人拿着孩子画像来村里是怎么回事?”

“哦.....就两个不知道哪来的人,找一个七八岁的男娃,说是家里孩子丢了。”

杨里正摸着胡须,“他们到处问村里人见没见过那孩子,又问有没有谁家多了身份不明的小孩,或者鬼鬼祟祟的像是家里藏了人。”

“丢了是指被拍花子了吗?”

宋凛故作不解,“如果被拍花子了,不去报官来村里找有什么用,那些人不都是把孩子卖去城里?”

“是啊,我也说他们这么找没用,要去报官,咱们村家家户户我都清楚的很,绝对没有什么来历不明的孩子,然后他们没多久就走了。”

宋凛伸手给杨里正斟茶,笑了笑,“您喝茶。”

姜念初也转回身,继续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