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 章:乔迁宴四
亲家来了,自然又是一番客套,吴夏莲一视同仁把人请到二院说话。赵氏娘家人懂分寸又明事理,几个哥哥也是好的,吴夏莲和他们相处起来,比周家要和谐的多。
赵氏又将和村里几个同龄孩子玩的朵朵,从东院叫回来,院子里的一片欢声笑语。
周光宗正在暖阁呼呼大睡,周母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的情景。
虽然听不到在说什么,但瞧着他们说说笑笑,就心里不得劲。
周母不满的嘟囔,“对咱们就只有客套,合着他家老大的媳妇娘家人才是亲戚,咱们不是呗。”
周父背着手,正看多宝阁上的瓷器摆件,不时的上手摸完这个摸哪个。
闻言撇了撇嘴说,“人家这是点咱们呢,让你多带点东西不带,就拿几个鸡蛋馒头,赵家肯定带了不少东西。”
“鸡蛋馒头怎么不是好东西了?” 周母一叉着腰,“以前都吃不上呢,咱们家日子也才刚开始好过,他们宋家如今又不缺钱,送多少算够?”
“懒得跟你吵。” 周父说,“我出去外面坐坐,打听一下宋家做啥生意赚这么多银子。”
“我也去。” 周母眼睛一亮跟上去。
外院的村里人都坐在一起唠嗑,周母随便找了个空位就坐下,融入一堆妇人中了,开口就说她们是宋家的亲家。
她也算厉害,三言两句的就从那些妇人口中套出宋家在做什么生意。
西院的琴声已经停了,姜念初弹完后,严小姐又上去弹了两曲,还有苏音和楚小姐也都接连弹奏了一曲。
之后姜念初带着她们,从湖心亭转移到了三院,参观起了收藏室。
那些现代随便能买到的瓷器,放到这里成了稀罕物,因为这时候的烧瓷工艺还不够完善,十窑九不成,精品的产量很低。
姜念初架子上的那些,每一个都是极其难得的,几人看到目不暇接。
焦娇还说城里的拍卖行也没她的好东西多, 随便拿出一个都能拍个几百两。
姜念初这才知道,原来这些东西这么值钱,她还以为顶多值个十几二十两呢。
楚小姐在一幅幅看墙上的画,发表点评,竟能看出来这些仿古画笔法生硬线条呆滞,水墨交融也缺乏层次,意境不错但不是什么名家画作。
姜念初对她有点刮目相看,没想到小小年纪还挺有鉴赏眼光。
最后楚小姐停在一幅画前,是张公子送的那幅《竹坞听泉图》,看了许久。
姜念初见她神情认真,上前问,“楚小姐,这画是真迹吗?”
楚小姐摇头, 她也不太确定,沉吟片刻说,“青崖子的收藏我祖父也有一幅,他老人家对书画鉴赏上有一定的造诣,姜娘子若是想鉴定,我可以带回去给我祖父看看。”“如此再好不过了。” 姜念初欣然同意。
她挺想知道这画到底是不是真的,毕竟三百两呢。
姜念初叫来听雪,把画给取了下来。
宋凛很忙,东院西院来回跑,同时前院也不能一点不顾。
刚到前院转了一圈,被杨里正拉着说了几句话,然后去厨房看宴席准备的如何。
聚珍阁的大厨有经验,在他的指挥下厨房忙而不乱。
荣婶以前在其他富户家当过厨娘,正在做糕点的,新鲜出锅的红糖枣泥糕闻着香甜,看着松软。
宋凛觉着姜念初应该会喜欢,她不喜欢吃外面买的糕点,说又干又噎要配茶水才能咽下去。
开席还有半个多时辰,怕她饿着,宋凛装了一碟子准备给姜念初送去。
可谁知道刚回到前院,就被赵刚子给拉住了。
见到杨青青在往他这边看,宋凛忍着没甩开赵刚子。
忙的和媳妇说句话都没时间,还要和这糟心玩意演戏,真是心累。
赵刚子说有话跟他说,宋凛只能跟他走,喊来宋玉芙, 让她把枣泥糕趁热送去给姜念初。
宋玉芙接过东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懂为什么三哥突然和赵刚子这么亲近了。
想不明也就懒得多想,宋玉芙端着糕点就往西院跑,一拐弯,猝不及防撞上一个人。
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弹了出去,摔了个屁股蹲。
是的,被弹了出去,宋玉芙撞到了张公子,被他肚子上的肉撞弹了出去。
那一瞬间,空气都安静了,两人对视大眼瞪小眼。
宋玉芙视线下移看了一眼他的肚子,张公子涨的脸通红,吸气努力收肚子。
还是砚台先反应过来,跑过去想要把人扶起来,伸手又觉得不妥,只能赶紧把掉地上枣泥糕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