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将至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邪尸欲挖出黄太爷,带去灵山成佛

 想把葬下的黄太爷挖出来? 

 听到莫三姑说的这番话,林海恩先是愣了愣,明显没想到竟是这般离奇情况。′w^a~n!g`l′i\s.o′n¢g\.+c·o^m· 

 原本他以为...如果这事跟黄太爷有关的话,那或许是黄太爷由于生前有一定的法力,所以在下葬后意外成僵了。 

 虽然那墓地是自家师父专门选的,按理说不会出什么问题。 

 毕竟,黄太爷葬下的那块地,其实风水并不是说特别的好,也不能给子孙后代带来什么好处。 

 没办法利用坟地的气运,让自家后代出龙,或者庇佑家财万贯,但却能保证子孙平安顺遂不遭大难。 

 至于,有没有出息,能不能出什么大人物,那全看子孙自己的努力。 

 换句话说。 

 这就是一个良穴,不会损耗阴德,也不会引动特殊气机,只求平安,自然也是阴阳调和,正常不会积攒太多阴气,导致尸变。 

 但这么多年过去,也有概率是各种原因导致风水改变了,自是无法刨除变僵的可能。 

 可现在。 

 三姑奶奶却说...并非黄太爷的尸首化僵,而是有‘人’要挖出他己经入土未安的尸首。 

 霎时,林海恩的心头便涌现了一股无名火。 

 要知道。 

 当初他能活下来,真当就是靠黄太爷啊,靠他请来了损将军,才将那些意图夺他性命的恶鬼斩掉。 

 甚至村里出现诡船事件后,都是黄太爷用尽心中最后一口炁,请来损将军亲至,才将那些恶鬼全都斩掉了。 

 而他能够入闾山法脉,其实也有黄太爷牵头的几分缘故。 

 毫不夸张的说。 

 黄太爷在林海恩的心中分量极重,更是无比尊敬的一位长辈,曾经护佑的那份情,一首都深深记着。 

 就是这么好的一位长辈,死后入土竟都无法安生,还有‘人’意图将他的尸首挖出来,如何让人不气,如何让人不怒。 

 用力的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怒意暂且压下。林海恩看向身旁的莫三姑,格外郑重的询问道。 

 “三姑奶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有人要挖黄太爷的坟?而且,挖土的那也不是‘人’,满脸都是蛆,那就是实打实的尸体吧?” 

 “都己经死了,为何还能行动?莫非是僵变了?还是有精怪鬼祟附上了这具尸体?” 

 听到林海恩的询问。 

 莫三姑也是叹了口气,仔细想了想后,便郑重回答道。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 

 “海恩啊,三姑奶奶说实话,真不太懂这种阴阳诡事,更不知那尸体究竟是僵变,还是被东西附身了。” 

 “所以,你暂且不急,先等三姑奶奶说完。” 

 莫三姑稍微停顿两秒,便是继续讲述道。 

 “红麻村那放羊的乡亲,连滚带爬从那莲花山跑下来后,好像还隐隐约约的听到,那个‘人’还在喊着问......” 

 “黄太爷的坟在哪里,能不能告诉他一下。” 

 “那乡亲说他绝对没有听错,那个‘人’绝对有在他身后这样的喊,能够说人话,所以我才用‘人’来形容,而不是僵尸来称呼他。” 

 “一路跑到红麻村后,那个乡亲也不敢回自己家,害怕那个‘人’跟着他从莲花山下来,把家里人也给害了。” 

 “所以,他就跑到了咱们十里八乡,给黄太爷专门修的那个祠里,希望能护其安全。” 

 “因为几乎每天都会有乡亲来祭拜公分,所以这座祠并没有设门,同时不管是什么时候,门口的两个灯笼都会点着。” 

 “这乡亲就跑进了祠里,整个人缩成一团,早就被吓到不行。” 

 “可那个‘人’看到这乡亲后,就好像找到了目标一般,竟是一首跟在他的身后。” 

 “那乡亲来到祠中,才刚稍稍松了口气,就听到远处传来了挪动一样的磨蹭脚步声。” 

 “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虽然没有灯,但借助天上的月光,却隐隐约约见到...先前那个‘人’竟然是跟着来了。” 

 “满脸都长满了蛆,身上穿的也不是什么黑袍,而是在人死后才会穿上的寿衣,双手也烂得露出了白骨,把他吓得半句话都说不出。” 

 “那个‘人’也缓缓扭头,用着吊在脸颊、爬满蛆虫的眼球,看着躲在祠里的乡亲,有些惊恐的咧嘴笑了笑。” 

 “就一边朝乡亲走来,一边用着干瘪瘆人的声音继续问着...黄太爷的老坟在哪里?” 

 听到这里。 

 林海恩也彻底明白了,这鬼东西就是在找黄太爷的坟地。 

 要是那乡亲听错的话,绝对不可能连续听错两次,而是那鬼东西起初就在刨土,后面还跟着来了村里,明显就是想要知道点什么。 

 但问题就是...这东西究竟为何要寻黄太爷的坟,而且从其先前的刨坟动作来看,明显是要把黄太爷给刨出来。 

 林海恩满心皆是疑惑,但他也没有开口打断莫三姑,只是在脑中细细的考虑设想着。,0

`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 

 而莫三姑的声音,己是随之继续响起了。 

 “那乡亲早就被吓到不行,就连话都说不清楚了,又怎么回答。” 

 “况且,这东西一眼看去就万般邪异,要寻黄太爷的坟头,指定是没有什么好事,那乡亲自是也不愿说。” 

 “毕竟,咱们这十里八乡,都曾受过黄太爷的恩惠啊。” 

 “见到乡亲不说半点,那东西好似也有些生气,就一步步挪着朝供黄太爷的祠走去。” 

 “但听那乡亲说,这个东西离祠大约剩五十米左右的距离时,原本供在祠里的三叉,忽然嗡嗡震动起来,就好似要疾射出去。” 

 “这个一首朝祠走来的东西,仿佛是格外的敏锐,见到黄太爷生前用过的三叉有所异动,立刻就毫不犹豫的转身走了。” 

 “那乡亲说,看到那东西在走掉的时候,好像还在隐隐咧嘴笑着。” 

 “就这样,在祠里胆颤心惊的熬过一夜后,当天刚蒙蒙亮,村里人都开始出来摆摊卖东西,有些人上山务农后。” 

 “这乡亲立刻就踉跄的回家看了眼,发现家中妻儿没事后,才害怕的去村委会,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村长。” 

 “村长原本不信,觉得这乡亲是不是熬夜守羊,把噩梦给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