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人生 作品

第 214 章 杨卫国描绘的蓝图

刚到钳工车间门口,就见赵建设领着几个穿着旧工装的人等在那里,为首的正是沈敬言。“杨副主任。”沈敬言快步迎上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还有些忐忑,“我们……我们安顿好了。您刚才说,让我们碰设备,是真的吗?”

他身后的几人也都眼巴巴地望着,眼里的光比刚才在宿舍时亮了数倍。

杨卫国迎上去,语气肯定:“沈老,是真的。”

他侧身指着车间里轰鸣的机器,“新炼钢车间的设备刚投产,参数总调不对,正缺材料学的专家掌眼;

钳工车间这些老机床,精度掉得厉害,你们是行家,帮着看看怎么改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不瞒各位,后续还会有专家过来。咱们厂有新炼钢设备,有资金,我想试试……”

“能不能做出咱们自己的机床,拖拉机、汽车,就看你们的了。放着这么好的底子不用,太可惜了。”

沈敬言的手微微颤抖起来,眼眶有些发红:“杨副主任……我们……我们真能参与?”

旁边的周明远也激动得攥紧了拳头,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只要你们身子骨能动,就一定有你们的位置。”

杨卫国看着他们,语气诚恳,“但丑话说在前头——应付检查、走流程的苦,该受还得受,这是眼下的规矩。”

沈敬言连连点头,声音哽咽:“能做事,这点苦算什么!杨副主任,您放心,我们这群老骨头,拼了命也得帮厂里把这事干成!”

“好。”杨卫国伸手,“那我就拜托各位了。”

沈敬言赶紧握住他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此刻却滚烫有力。

车间里的机器声震耳欲聋,却盖不住几人胸腔里涌动的热流——他们以为早已枯萎的人生,似乎在这一刻,重新冒出了嫩芽。

不过杨卫国还是沉下脸,语气郑重地补充道:“各位,眼下的情况你们也清楚,在车间里只管埋头做事,不该说的话一句别多言,有什么想法咱们私下里聊,切记。”

“赵建设!”他扬声喊道。

赵建设立刻上前一步,挺直腰板:“到!”

“你安排人手,他们在哪,保卫就盯在哪。”

杨卫国眼神锐利,“盯紧了,别让他们跟工人,尤其是纠察队的人过多接触,明白吗?”

“明白!”赵建设拍着胸脯,“卫国你放心,谁敢在这时候乱嚼舌根,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杨卫国这才转向沈敬言等人,放缓了语气:“今天你们刚到,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开始?”

“不用不用!”沈敬言连忙摆手,眼里的急切藏不住,“杨副厂长,我们现在浑身是劲!就怕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趁现在还能动,赶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踏实。”

他身后的几人也跟着点头,个个眼里闪着光,哪有半分疲惫的样子。

杨卫国无奈,只得点头:“行,那我先带你们过去看看。”

他先领着众人进了钳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扑面而来。

车间主任余主任是个矮壮的汉子,正蹲在一台老车床旁皱眉,见杨卫国进来,连忙起身:“杨副厂长!”

“余主任,把车间所有班组长都叫过来,说个事。”杨卫国吩咐道。

没一会儿,五六个穿着油污工装的汉子围了过来。

杨卫国指着沈敬言等人:“他们几个是来协助技术改造的,虽说身份特殊,但肚子里有真本事。车间里设备有什么毛病,尽管跟他们说,技术科全力配合,争取把设备好好维修改进一次。”

余主任眼睛一亮,搓着手笑道:“那可是大好事!我们这几台老车床,主轴抖得厉害,换了新轴用不了仨月就间隙超标,正愁没人能根治呢!”

“少抱怨。”杨卫国瞪了他一眼,“记住了,让工人少跟他们搭话,干活归干活,别扯别的。”

“哎,明白!”郭师傅连忙应下。

沈敬言立刻指派了两个老伙计:“老李,老张,你们俩在这儿盯着,把设备参数、磨损情况都记下来,咱们回头汇总。”

两人应声留下,杨卫国又派了两名保卫员守在不远处,这才带着剩下的人往焊工车间走。

一路走下来,从焊工车间到锻工车间,再到新建的炼钢车间,沈敬言等人边看边记,时不时低声讨论几句,脚步轻快得不像一群刚经历颠簸的人。

转完最后一个车间,沈敬言找到杨卫国,语气沉稳了不少:“杨副厂长,大体情况我们摸清楚了。我们现在就分工,争取三天内拿出初步方案。”

“分工你们自己定,不用跟我说,我就是个搞后勤的。”

杨卫国摆了摆手,着重强调,“就两点:第一,别跟车间工人随意攀谈,免得节外生枝;第二,有任何需要——材料、工具、场地,直接找赵建设,他会给你们协调。”

沈敬言郑重点头:“您放心,我们懂规矩。”他转身跟同伴们低声交代了几句,几人立刻分散开,有的去翻设备图纸,有的蹲在机器旁测量,瞬间投入到工作中,背影在轰鸣的车间里显得格外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