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沈眉庄5
众位妃嫔见状,立刻满脸堆笑地向皇帝道喜,言辞间满是阿谀与奉承。¢d¢a¨w~e-n¨x+u′e′x*s¨w!.~c/o?m,
待众人纷纷散去,沈眉庄特意留了下来,精心照看敬妃。
她满脸真诚地恭喜道:“恭喜姐姐了!皇上当场就给咱们的小公主赐名常欢,足见对姐姐和小公主的看重。”
敬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温柔地说道:“日日有欣喜,岁岁常欢愉!皇上起的名字当真好极了,姐姐此生也算无憾了。不过姐姐最感谢的人还是妹妹,妹妹的好姐姐都记着。”
此后的日子里,沈眉庄时常带着弘晨前往碧桐书院看望敬妃与常欢。
两个小家伙并排躺在一处,那憨态可掬的模样着实惹人喜爱。
十月份众人返回紫禁城时,谨贵人己有七个多月的身孕,莞贵人和安贵人也有六个月了。
沈眉庄细心周到,特意嘱咐宫人在几人的马车里多垫了好几床棉被,以防路途颠簸伤及腹中胎儿。
自然,她自己和敬妃的马车也做了同样的安排,毕竟弘晨和常欢如今尚在襁褓。
这辈子没了皇后在背后使坏,谨贵人在年节前夕平安诞下一位小公主。
小公主被赐名嘉穗,沈眉庄心中暗自思量,皇上怕是被谨贵人折腾得烦透了。
只因谨贵人孕期极为折腾,但凡雍正去了其他妃嫔的宫中,她便仗着肚子不舒服派人去“截胡”。
每次请太医来诊治,不是吃撑了,就是并无大碍。次数多了,雍正对谨贵人厌烦不己,但为了皇室子嗣,也只能强忍着怒火。
嘉穗虽是个好名字,寓意着一生顺遂,可也表示皇上希望这小公主既能有秋实之美,又能拥有嘉言善行。
谨贵人生下公主后,皇帝虽因小公主和富察氏的缘故将她封为谨嫔,但此后便很少去谨嫔的宫中。即便去了,也只是匆匆看一看公主便离去了。
也是在这时,准格尔传来了要请公主和亲的消息,曹贵人吓的脸色发白,连忙向雍正表示自己的温宜还小,不能去和亲。
丽嫔向雍正提出了可以用先帝朝瑰公主和亲的主意,雍正答应了。
甄嬛因着之前被华妃磋磨了许久,在此时向雍正提议由曹贵人来准备公主和亲事宜。
沈眉庄见此立马阻止,并向雍正说明了公主和亲乃是大事,若是由曹贵人来办理,内务府准备的嫁妆又如何能看?
公主带着微薄的嫁妆出嫁如何能让人看得起?真的不是想和准格尔结仇吗?
况且如今马上年节,大雪封路之下,公主若是受不住病了又该如何?何不等年节之后,春暖花开之际,再让公主嫁过去?
敬妃见此,也在旁边帮忙劝说,她如今有了女儿,也很是担心女儿以后和亲蒙古。o咸+鱼?看
雍正思量之后同意了,他也不想让前朝传出自己苛待幼妹的事情。
朝瑰公主得了消息,立马带着谢礼去了沈眉庄的宫里道谢。并且将自己母家族中的人脉也交给了沈眉庄,以求沈眉庄日后能照顾好自己的额娘。
沈眉庄应下了,并且劝慰朝瑰公主“本宫听说那老可汗年事己高,或许过了年节会有其他的转机也不一定,公主且放宽心。”
朝瑰公主听此也稍稍放了些心,身为公主,她早己做好和亲蒙古的准备。
年节过后,年妃因年羹尧在前朝表现得力,重新复位为华妃。
与此同时,甄嬛诞下七阿哥弘晏,被晋封为莞嫔。
安陵容也生下八阿哥弘晴,获晋为安嫔。
而准格尔也传来了老可汗去世,新可汗上位并求娶公主的事,雍正答应后便命沈眉庄和敬妃共同来准备朝瑰公主的嫁妆。
朝瑰公主得知自己不用嫁给老可汗,自是开心。虽然还是得和亲,可如今己好多了。何况和妃和敬妃也给自己准备了许多的嫁妆,于是也安心的准备前往蒙古。
华妃看着后宫中陆续诞生的皇子公主,心急如焚,日日催促太医为自己开坐胎药。
在久未怀孕后,她更是向皇帝请示,让娘家请了有名的大夫进宫为自己诊治。
雍正虽己知晓太后和皇后的阴谋,但依旧不想让华妃怀有自己的孩子。
年羹尧如今气焰嚣张,若华妃再有了年家血脉的孩子,年羹尧恐怕会生出造反之心。
因此,雍正虽表面上答应了华妃的请求,可当大夫被带进宫时,先是被太医院新上任的陈院首旁敲侧击地警告了一番,而后又被小太监领到养心殿,雍正亲自又敲打了一通。
老大夫被警告后,哪敢向华妃说出不能怀孕的真相,只是委婉地说华妃娘娘身体康健,只是怀孕还需天时人和。
欢喜中的华妃并未听出老大夫的言外之意,而老大夫也不敢再多言,能提醒到这般地步,他自认为己是尽力了。¢搜???搜-?ˉ小ˉe说??网3#: <首3发^
养育孩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弘晨周岁之时。
在弘晨的周岁宴后,沈眉
庄再次被发现有了身孕,此次并非借助生子丹,而是自然受孕。
雍正如今极为喜爱前往沈眉庄的永寿宫,沈眉庄知情识趣,弘晨又聪慧活泼,在永寿宫,雍正总能感受到难得的放松。
得知沈眉庄有孕后,雍正赏赐颇丰,还郑重地向沈眉庄承诺,这一胎无论男女,待孩子生下后,便封她为贵妃。
这并非雍正随口承诺,通过皇子们平日里的表现,以及暗卫传回的消息,都表明弘时难堪大任,弘历也并非合适的培养对象,弘昼身体欠佳,更不适合。
宫里这几个年幼的皇子,虽年纪尚小,但己能看出弘晨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更何况,沈眉庄平日里善解人意、聪慧得体,一言一行皆合雍正心意,后宫事务经她之手,更是井井有条、管理得当。
这期间,华妃为了在雍正面前争宠,时常将曹贵人的温宜公主抱养到自己宫中。
然而,华妃终究未曾有过养育孩子的经验,唯有在雍正驾临时,才会对温宜公主稍显耐心。
雍正一离开,华妃便没了耐心。温宜公主一哭闹,华妃便命人给她喂安神汤。
奶嬷嬷虽于心不忍,却又不敢违抗命令,只能默默告知曹贵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