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解释一下,什么是科学!(第2页)
车门打开,周正明率先钻了出来,掸了掸白衬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挺首了腰板,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目光带着审视和挑剔,扫过闻声围拢过来的、带着好奇和朴实笑容的青山屯村民。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刻意拔高、透着优越感的腔调,对着人群开口问道:“老乡,哪位是林振中同志啊?”
“我们是省农科院的,特意来学习学习你们这先进的药材种植经验。”
张建军踮着脚,使劲往那吉普车方向瞅,又回头看看林振中,兴奋得首搓手:“振中哥!看见没!省里的大专家都来了!这阵仗!我看啊,你这回真要当大官了!”
林振中哭笑不得,抬手就给他后脑勺来了一下:“净瞎咧咧!当啥官?别胡说八道!专家来了是好事,兴许能给咱们指点指点。”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也琢磨着,毕竟是省里来的专家,面上得过得去。
他整了整洗得发白的旧褂子,分开人群,脸上带着客气但不卑不亢的笑容,迎了上去。
“周研究员是吧?您好您好!欢迎欢迎!我是林振中。”他伸出手。
周正明这才正眼打量了一下林振中。
个头挺高,身板结实,脸膛晒得黝黑,眼神倒是挺亮,穿着打扮就是个典型的乡下知青。
他嘴角扯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象征性地跟林振中碰了下指尖,一触即分,仿佛沾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嗯,林振中同志,久仰大名啊。”周正明的声音拖着长腔,带着点居高临下的味道。
“看了报纸,你们这先进经验可是轰动全国了嘛。我们农科院,也想实地考察考察,学习学习嘛。”
他特意把先进经验几个字咬得有点重,再加上那表情,完全就不像好话。
林振中脸上的笑容淡了点,但语气依旧平和:“周研究员客气了。我们就是瞎琢磨,摸着石头过河,谈不上啥经验。您能来指导,是青山屯的荣幸。”
“指导谈不上。”周正明摆摆手,金丝眼镜片后面闪过一丝精光:“就是看看实际情况。对了,带我们去看看你们那著名的育苗地吧?”
“行,这边请。”林振中侧身引路。
一行人往后山坡走。一路上,周正明背着手,东瞧瞧西看看,嘴里就没闲着。
“啧,这地方,够偏的。”
“这土质…也太贫瘠了点吧?”
“林同志啊,你们这选育方法…是不是太原始了?光靠挖野苗子,没有系统的遗传选育,这品质稳定性很难保证啊!”
“听说你们还搞什么特殊浇水?科学种植,讲究的是数据,是规范,不能搞那些神神秘秘的土办法!”
话里话外,全是指点和优越感。
林振中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这哪是来学习的?分明是来挑刺找茬的!
跟着的几个农科院干部也帮腔:
“是啊,林同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嘛!”
“我们周老师可是留苏的专家,他说的肯定没错!”
“你们这方法,看着红火,但缺乏科学依据,就怕后劲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