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有点不正经(第2页)
等到天色彻底黑下来,顾英华和于莉冉秋叶,提着饭走进那个小屋子。
说是破屋子,可这个屋子,和村民住的都一样。
知道他们要来,村民们还专门把这里修理了,比一般的家庭说不上好,但是也绝对不差。
而且也只是暂住,等到学校盖好了,就让他们搬过去。
“林校长,你们别着急,该养伤的养伤,该养身体的养身体,缓过来再说。”
“九爷爷,您帮着这个老师好好看看腿。”
林家良感激的看着顾英华,自己和顾英华绝对是不熟。
一共只见过三次面,泛泛之交而己。
可顾英华,却把他和几个老师从水深火热中捞出来了。
顾英华和冉秋叶抬手给他们盛粥:“先别说话,先吃饭。”
“别担心你们家里人,他们很快就过来。”
“你们到了这里,就安心教书,别再去管那些其他的事情。”
“马上学校就盖好了,宿舍也盖好了,你们到时候就一起搬过去,这里暂时先住着。”
几个老师突然嚎啕大哭。
林家良也是满眼热泪。
冉秋
叶这个时候说道:“要不是顾处长帮忙,林校长,你们恐怕还要被下放到边疆去劳动改造。”
林家良听到这句话,连忙把眼泪止住,看着顾英华。
“顾处长,我们只是点头之交,这些老师,和你甚至都没见过面。”
“可为何您甘冒如此大的风险,把我们带过来呢?”
知识分子就是相对单纯,这种话,你也当面这么问,太首白了。
顾英华笑笑:“因为你们都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我没办法改变大势,但是把你们几个带过来,我还是能做到。”
“当然,我也是有私心的。”
林家良连忙看着顾英华,看看身边的几个老师,大家都疑惑了。
有私心?
可自己就是个老师,能给他帮什么忙?
他需要笔杆子?
可顾英华曾经做过报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篇报告,甚至学校里的教育系统都学习过。
顾英华的笔杆子,不比他们这些老师强?
顾英华笑笑:“我需要老师。”
“你们看,这里是咱们国内最穷最落后的革命老区。”
“当初战争,这里支撑了我们的解放事业。”
“可如今,解放了,这里条件差,这里老百姓的日子,反而过的最艰难。”
“他们是有功于这个国家的,凭什么国家建好了,他们就不能过的好点?”
林家良默默点头,听着顾英华的话。
顾英华指着外面,轻轻叹息一声:“你们看。”
“这里,穷山恶水啊。”
“以目前的科技,几乎无法让他们摆脱贫困。”
“但是,我相信,读书,学习,研究科学,将来我们一定能做到。”
“可是国内新建,一切一穷二白,不光是财富,也是知识。”
“这周围,十多个村子,没有一个老师,没有一个在学校上学的学生。”
而且,这个状态己经持续了上百年。
这附近,曾经有过的仅有的一个学校,还是槐树崖刘家当时的私塾。
可老百姓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凭什么老百姓的孩子不能接受教育读书?”
顾英华看着林家良,心里很是触动。
这些老区,为革命付出的太多了。
却得到的是最少的。
甚至到了后来,建国几十年了,这里反而成了让人看不起的落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