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知青出事了(第2页)
有个这样的老人教育,于海棠他们终究还是孩子,还是能听得进去的。
这些人感觉到了安慰。
不过,即便如此,尽管村里看在顾英华的面子上,很照顾了,可知青们依然有点遭不住。
农村的生活,偶尔去吃吃农家乐,或许很乐呵。
可你真正依靠这个生存,尤其是在没有机械,几乎全靠人力的时代,那种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
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终究要慢慢适应过来。
可隔壁的两个有知情的村子里,却让顾英华开始不放心了。
另一个村子倒是正常,可槐树崖那边,几个徒孙写了封信回来,居然满封信上,都是好。
没错,全是好,全是夸赞!
顾英华看着信,皱起了眉头。
这能正常?
尤其是提到吃的好吃的饱,油水也足。
这就让顾英华一下感觉不对了。
还不到分工分的时候,自己也怕饿着这些人,这次是自己带了三个月的粮食,各个村都给的足够。
自己是按照一天三斤粮给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徒孙们少受点罪。
毕竟自己做了师祖,徒孙都照顾不好,也很丢人。
这个标准如今走到哪都不算低。
自己给的粮食足够,可要说吃的饱没问题,但是要说
吃的好,油水足?
这特么怎么可能!
自己给的是粮食,又不是肉,哪里来的油水?
这里有问题,这是张成国的字迹。
看到这封信,陈卫红都皱起了眉头。
这里有问题,张成国是个聪明孩子,应该是故意写的这么好。
恐怕出事了。
“师父,这不对。要不要问问吴老太爷?”
顾英华点点头,陈卫红立刻去把吴老生叫了过来。
吴老生听到消息,脸色沉了下来,皱着眉头。
“要我说,就不该送孩子去槐树崖,也不该教槐树崖的人种蘑菇。”
“槐树崖就没个好蛋,小顾连长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
顾英华轻轻叹息一声。
要不是上级有任务,要求自己专门引导一下槐树崖,自己当然也不肯。
槐树崖……当初顾英华来这里第一战,死了八个人,打的就是槐树崖的还乡团。
可当初那批人,建国后都被镇反的镇反,逃的逃,剩下一些人,应该是都是普通老百姓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是有问题。
他们村是天生的反骨吗?
顾英华脸色沉了下来:“明天咱们去看看。”
吴老生点点头:“该收拾。”
“带上村里民兵连,带上枪。”
“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别客气。”
顾英华摇摇头。
民兵连暂时没必要。
事情还没搞清楚,带着民兵连大张旗鼓的过去,反而落了下乘。
先去把情况摸清楚再说。
第二天一早,顾英华带着吴老生,后面跟着两个民兵,正好搭乘过去拉蘑菇的卡车过去。
坐卡车过去,要绕到山外,得走二十多里地。
如果从山里小路走,只隔着三座山,十多里就到了。
看到来拉蘑菇的卡车,村里人早就在村口的空地上,把蘑菇带过来了。
顾英华下了车,过去看看。
他就当是平常正常来巡查蘑菇洞,也不说其他的,也不问其他的。
村里立刻有人跑去通知他们的村长。
来这里拉货的司机借口和顾英华讨烟,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