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提前应对

 “趁着夏天,种一季能收的秋粮,别说种子都搞不定,那我可太瞧不起你们两位了。+欣!丸`夲*榊¢栈? +追*嶵~新^蟑~洁`” 

 徐政喜连忙放下啤酒,去拿了个笔记本。 

 打仗他们行,可地方经济建设,他们现在感觉比起顾英华是差了太多。 

 “就这?我们早就在准备了,小白菜都吃了一茬了。” 

 “再说,这个点种什么粮食能收?” 

 顾广志不屑的说道。 

 顾英华白了他一眼:“秋粮主要种红薯,哪怕没多少收成,至少能长出秧子来吧?” 

 “红薯叶能吃,红薯茎也都要收割,以后养牲畜,着急了也能吃,那比玉米骨头强。” 

 “再不济,种冬小麦等明年收没问题吧?” 

 “另外,你们靠着山,派人在山里找山洞,没有合适的,就炸出一批山洞来,种蘑菇,养兔子。” 

 “蘑菇几天就能出,十几天就能吃。” 

 “兔子繁殖快,一年好几窝,这是重要的肉食来源,关键是好养活,山里草多,红薯藤什么的也能养。” 

 顾广志眼睛亮了:“蘑菇十几天就能出?” 

 顾英华前世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军歌嘹亮,里面的部队也是生活困难时期,种蘑菇养兔子条件合适,解决了大问题。 

 顾广志在的这个地方条件更好些,种蘑菇养兔子,一定有成效。~精?武?小¨税~旺? ?埂/薪+蕞¢全′ 

 可这个时代对蘑菇的人工种植知道的人还真是很少。 

 徐政喜不高兴的白了顾广志一眼:“你别多嘴,听英华赶紧说,别耽误时间。” 

 顾广志翻个白眼,继续听。 

 “别蛮干,去请农业专家指导,顺带着把农业专家留下,别让走了,至于怎么留,你们肯定比我有办法。” 

 “种蘑菇的菌种,农业大学肯定有。” 

 “给你们建起农场,然后把军人家属弄进来,每年的退伍兵也放进去一部分。” 

 “别惊动上面,藏着搞,你们比我有办法。” 

 “出了成绩,上面肯定就不吱声了。” 

 “这既能稳定部队,提高战斗力,又能大规模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地方上还得感谢你们给他们解决了负担。” 

 “还有,搞大棚,搞塑料膜……算了,搞玻璃吧。” 

 塑料膜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有,但是规模极小,工艺也不成熟,还不如搞玻璃。 

 起码玻璃是成熟工艺了,玻璃厂也多。 

 “种大棚,冬天也能出菜出粮食,当然,规模多大,这就要看咱们能建起多少大棚。” 

 顾英华这一次也算是豁出去了,把所有自己知道的这里能搞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今年五六年,要是现在就动手,等到明年开荒开个差不多,58年就能正式成规模,正好可以应对三年困难。/餿?飕\暁`税¢网. !冕-废\越·读, 

 大棚这事……他还真不懂,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大棚最重要的不就是光照和温湿度吗? 

 只要有了大棚,无非慢慢琢磨。 

 这也是他要两个老头去请农业专家的原因。 

 这些都是后世验证过对付这个时代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实所有的办法最后就一条:增产! 

 徐政喜笔下疯狂的记录,可早就记不过来了。 

 李三停得到顾广志同意之后,和徐斌一起帮忙记录。 

 三个人一起记录,这才好歹把东西都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