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老村 作品

第36章 道士飞升(第2页)

 嗤嗤嗤——!

 刺耳的净化声响成一片!墨黑的秽气在碧绿光点与天地之力的绞杀下,如同投入烈火的油脂,迅速消融、溃散,化作缕缕无害的青烟消散!而每炼化一丝秽气,那丹炉虚影中的碧绿光点便壮大一分,散发出的治愈气息便浓郁一分!

 整个炼化的过程,如同天地间最宏大也最悲壮的丹道!玄真子以自身血肉神魂为药引,以毕生修为与精魄为薪柴,引天地浩然正气为炉火,将弥漫青州的至阴邪毒强行投入这“天地洪炉”之中,进行着最彻底的净化与逆转!

 他的身躯在光柱中持续消融,腰部、胸膛、双臂……化作越来越多的碧绿光点。那光点蕴含的生机之力也越发磅礴浩瀚!当消融至脖颈时,玄真子最后看了一眼地上痛哭流涕的明尘,看了一眼院中那些痛苦渐渐消退、脸上露出茫然与难以置信神色的乡民,他的嘴角,竟缓缓勾起一丝欣慰而平和的微笑。

 随即,他整个头颅也化作一片最璀璨的碧绿光雨,融入那巨大的丹炉虚影!

 轰——!

 天地丹炉的虚影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烈光芒!所有碧绿光点在这一刻彻底融合、升华!化作一场温暖、圣洁、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净化之力的碧绿色光雨,如同九天银河倒泻,从丹炉虚影中磅礴洒落,覆盖了整个守拙观,并迅速向山下临山县城乃至更远的疫区弥漫而去!

 光雨所及之处,神迹显现!

 院中那些原本痛苦呻吟、浑身溃烂流脓的重症病人,身上狰狞的紫黑斑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收缩!溃烂的伤口停止了流脓,边缘开始长出新鲜的肉芽!堵塞肺腑的黑气被驱散,艰难的呼吸变得顺畅!高烧迅速退去,浑浊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光彩!就连偏殿弥漫的死气,也被这圣洁的光雨涤荡一空!

 “好了!我……我感觉有力气了!”

 “不痛了!真的不痛了!”

 “娘!娘你醒醒!你看!斑块消了!”

 “神仙!老神仙显灵了!”

 劫后余生的狂喜哭喊声瞬间取代了绝望的呻吟,响彻栖霞山谷!无数乡民挣扎着爬起,朝着玄真子消失的地方,朝着那漫天洒落的碧绿光雨,涕泪横流地叩拜下去!

 明尘呆呆地跪在院中,任由那温暖治愈的光雨洒满全身。他仰着头,泪水模糊了视线,看着那巨大的丹炉虚影在洒尽光雨后,缓缓消散。师父……真的不在了。他用自己的命,换了这满城生灵的命!

 “师父……”明尘哽咽着,朝着虚影消散的虚空,重重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触碰冰冷的地面,那残留的、属于师父的温暖气息,让他心如刀绞。

 碧绿的光雨持续洒落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终于渐渐停歇。笼罩青州大地的疫病阴云,被这天地间最悲悯的力量彻底涤荡干净。幸存的人们相互搀扶着走出家门,走上街头,茫然、惊喜、恍如隔世地看着重现生机的家园。城中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与绝望,已被劫后余生的哭泣与对玄真道长的无尽感念

所取代。

 明尘在乡民的帮助下,收殓了道观内外不幸病逝者的遗体,妥善安葬。他强忍着悲痛,默默地打扫着道观。当他清理到师父最后站立的地方时,发现除了那柄深深插入地面的松纹木剑,地上竟还残留着几点晶莹如露、散发着淡淡温润光泽的……碧玉般的碎屑?碎屑旁边,静静躺着一块巴掌大小、非金非玉、通体温润、内里仿佛有云霞流转的紫色玉牌。

 明尘颤抖着捡起那几点碧玉碎屑和紫色玉牌。碎屑入手温润,散发着与那治愈光雨同源的、令人心神宁静的草木清香。而那紫色玉牌,触手生温,正面以古篆刻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守拙”,背面则刻着一行小字:“道法自然,守心守拙”。

 “师父……”明尘将碧玉碎屑和玉牌紧紧捂在胸口,泪水再次汹涌而出。他知道,这是师父留给他最后的念想,也是守拙观的传承。

 数日后,青州府新任知府带着大队人马和赈灾物资赶到临山县。面对满城百姓泣血诉说的“玄真道长焚身化雨救苍生”的神迹,看着那柄依旧倒插在守拙观院中、剑身隐隐流转清光的松纹木剑,以及明尘奉上的那枚“守拙”玉牌,知府震撼莫名,当即下令:厚葬所有罹难者,重建守拙观,敕封为“护国佑民守拙真君观”,并亲自撰写碑文,记述玄真子舍身救疫的无量功德。

 守拙观的重建工程浩大,香火日渐鼎盛。明尘拒绝了知府让他继任观主的好意,也婉拒了无数想要拜入山门的富家子弟。他将那几点碧玉碎屑,郑重地埋在了师父最后站立之处的泥土中。说也奇怪,自那以后,守拙观内外,无论寒暑,总弥漫着一股清心宁神的淡淡草木幽香。尤其是观中那棵老柏树下,玄真子常打坐的地方,泥土中竟缓缓长出了一株从未见过的奇异植物。

 那植物形似兰草,却通体碧绿晶莹,如同翡翠雕琢。叶片狭长,叶脉中仿佛流淌着淡淡的金光。它生长得极为缓慢,数年过去,也仅有三片叶子。每逢月圆之夜,叶片便会散发出柔和朦胧的碧绿光晕,光晕中隐隐有玄奥的符文流转,与当年玄真子焚身时散发的光芒一般无二。靠近它,能让人心神宁静,百病不侵。百姓皆言,此乃玄真道长精魄所化,守护一方,称之为“道心碧玉兰”。

 明尘每日除了晨昏定省,打扫观宇,便是静坐于碧玉兰旁,对着师父留下的松纹剑和那枚“守拙”玉牌,默默诵念道经。他不再像幼时那般跳脱,眉宇间沉淀着超越年龄的沉静与哀思,眼神清澈而坚定。他将师父留下的道藏典籍、修行笔记视若珍宝,日夜研读。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在他眼中,仿佛都浸染着师父的气息与心血,变得鲜活起来。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明尘已长成一位身姿挺拔、面容清俊的青年道人。他气质温润如玉,眼神却深邃如潭,隐隐有光华内蕴。十年枯守,十年静修,十年对师父道法的参悟,让他的修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明了的境界。那株“道心碧玉兰”也悄然生出了第四片叶子,叶脉中的金光愈发凝实。

 这一日,又逢月圆。栖霞山沐浴在清冷的银辉之下。明尘如往常一般,静坐于碧玉兰旁。月光洒在晶莹的叶片上,碧玉兰散发出比平日更盛的柔和光晕,光晕中的符文流转也越发清晰灵动。

 明尘闭目凝神,心神沉入一种空明之境。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了师父的声音,不是具体的言语,而是一种蕴含在风吟、叶动、月华流转中的玄妙道韵。他下意识地运转心法,体内沉寂的真元如同受到牵引,开始沿着一条前所未有的玄奥路径缓缓流动。

 突然,异象再生!

 那株静静生长的碧玉兰,四片叶子上的光晕骤然暴涨,瞬间连成一片,化作一道凝练的碧绿光柱,直冲霄汉!光柱之中,无数金色的符文如同活物般飞舞、组合!与此同时,明尘怀中贴身收藏的那枚“守拙”玉牌,竟也自行飞出,悬浮于他头顶,散发出温润的紫色霞光,与碧绿光柱交相辉映!

 守拙观内外的草木无风自动,沙沙作响,仿佛在朝拜。山风变得轻柔而温暖,带来百花的芬芳。夜空中,月华大盛,清辉如水银泻地,将整个栖霞山照得亮如白昼!更令人震撼的是,那碧绿光柱冲入夜空后,竟引动了漫天星辰!无数星光如同受到召唤,垂落下一道道璀璨的银色光带,汇入碧绿光柱之中!

 一股浩瀚、精纯、蕴含着无尽生机的天地灵气,如同决堤的洪流,自光柱顶端倾泻而下,将静坐的明尘彻底笼罩!

 !明尘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充斥四肢百骸,洗涤着每一寸筋骨血肉。十年苦修积蓄的真元在这股天地伟力的灌注与引导下,势如破竹般冲破了一道道无形的关隘!他的意识仿佛脱离了躯壳的束缚,扶摇直上,融入那璀璨的星光月华之中。天地间的至理,草木生长的韵律,山川河流的脉动,从未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顿悟与升华!是师父以生命为代价点亮的道途,是十年守拙静待花开的水到渠成!

 碧绿光柱与漫天星辉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才缓缓收敛、消散。那株碧玉

兰恢复了平静,只是叶脉中的金光似乎更加内蕴深沉。悬浮的“守拙”玉牌也落回明尘手中,温润依旧。

 明尘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清澈得仿佛能映照出漫天星河。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却隐隐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感受着体内那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种明悟涌上心头——炼气化神,元神初成!师父当年未能踏足的境界,他竟在今日,于这守拙观中,在师父精魄所化的碧玉兰见证下,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他起身,对着那株碧玉兰,对着师父倒插于地的松纹剑,对着夜空中的明月繁星,深深稽首。

 “弟子明尘,叩谢师父点化之恩!”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感念与坚定。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真正道途的起点。师父以命守护的苍生,守拙观传承的道义,将由他继续肩负下去。

 自那夜元神初成,明尘并未离开守拙观。他依旧每日洒扫庭除,照料那株道心碧玉兰,为远近乡民解忧排难。只是他的名声,已悄然传开。人们发现,这位年轻的明尘道长,不仅医术通神(继承了玄真子部分草药心得与元神境界的洞察力),更能调理风水,化解一些乡间的怪异之事。所求者无论贫富,他皆一视同仁,只收些微米粮草药,或分文不取。他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悲悯,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焚身救疫的玄真仙师。

 又是一个深秋。栖霞山的枫叶红得如同燃烧的火焰。明尘如常静坐于碧玉兰旁,研读师父留下的《黄庭经》注疏。忽然,他心有所感,抬头望向山门方向。

 只见蜿蜒的山道上,缓缓行来三人。当先是一位身着锦斓袈裟、手持九环锡杖的老僧,面容清癯,宝相庄严,步履沉稳,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却又轻如鸿毛,正是大相国寺的主持,以金刚伏魔神通闻名天下的弘忍大师。他身侧稍后一步,跟着一位青衫磊落、背负长剑的中年文士,三缕长须,目光锐利如电,周身剑气含而不露,乃是江湖人称“剑胆琴心”的游侠宗师,谢云流。最后一人,则是个穿着花花绿绿百衲衣、腰间挂着个硕大酒葫芦的邋遢老道,头发乱如鸡窝,睡眼惺忪,边走边打着哈欠,正是游戏风尘、踪迹难寻的“醉道人”莫三癫。

 这三位,皆是当世修行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跺跺脚江湖都要抖三抖。此刻竟联袂而来,目标显然便是这小小的守拙观。

 明尘放下经卷,起身相迎,神色平静无波,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守拙观明尘,见过三位前辈。山野小观,不知何事竟劳三位大驾光临?”

 弘忍大师单手合十还礼,声如洪钟,震得观前松针簌簌落下:“阿弥陀佛。明尘道长有礼。老衲等冒昧前来,实为求证一事。近日江湖传闻,十年前于此地焚身救疫的玄真道友,其精魄所化之灵植,蕴有通天彻地之能,得之可窥长生之秘。更有传言,道长你身怀玄真道友遗留之重宝,修为突飞猛进……不知传言,有几分是真?”他目光如炬,隐含佛门狮子吼的威压,直刺明尘心神。

 谢云流负手而立,眼神锐利地扫过那株道心碧玉兰和倒插的松纹剑,语气淡漠却带着剑锋般的寒意:“长生虚妄,不足为念。然玄真道友当年引动天地炉火,焚身化丹,其道法之玄奇,已近传说。吾等此来,但求一观道友遗泽,印证大道。若真有无上妙法,自当共参,泽被后世。道长以为如何?”他虽未拔剑,但那股无形的剑意已悄然锁定明尘,仿佛随时可能化作雷霆一击。

 “嗝……”醉道人莫三癫打了个响亮的酒嗝,醉眼朦胧地凑近那碧玉兰,使劲嗅了嗅,嘿嘿笑道:“好香!好宝贝!小道士,老道我不要什么长生,也不要什么妙法,你就把这块会发光的‘翡翠草’让给我泡酒如何?保证酿出世间第一等的好酒!嘿嘿……”他嘴上嬉笑,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明尘心中了然。十年平静,终因这株碧玉兰和自己境界的突破而打破。长生?大道?不过是贪欲的遮羞布。他神色不变,再次稽首:“三位前辈谬赞。此兰乃先师玄真子精诚所感,天地造化而生,并非什么灵丹妙药,更非长生之钥。它蕴藏的,是先师舍身济世的悲悯之心,守护一方水土的清净之意。至于先师遗泽……”他轻轻抚过倒插的松纹剑柄,“唯此剑与玉牌,传承‘守拙’二字道心而已。明尘愚钝,唯知守心持正,行善积德,不敢妄谈大道。三位前辈所求,恐要失望了。”

 “哼!”谢云流冷哼一声,向前踏出一步。这一步踏出,整个守拙观前院的气温仿佛骤降数度,凌厉无匹的剑意冲天而起,如同实质的寒霜,瞬间覆盖了地面!“小道士,休要推诿!玄真道友焚身之举,引动天地异象,乃千年未闻之壮举!其道法遗泽,岂是‘守拙’二字可蔽之?今日若不得一见,恐难善了!”他背后的长剑虽未出鞘,却已发出嗡嗡的震鸣,剑气四溢,逼得院中落叶无风自动,打着旋儿飞舞。

 弘忍大师低宣佛号:“阿弥陀佛。谢居士稍安。明尘道长,老衲知你师徒情深,守护遗泽亦是孝道。然大道至公,非一人一派可私藏。玄真道友之法,若真有益于天下苍生,道长又何必

固守门户之见?不若取出,由我三人共鉴,必保其传承有序,福泽绵长。”他话语平和,但周身隐隐泛起淡淡的金光,一股厚重如山的佛力威压弥漫开来,与谢云流的凌厉剑气形成夹击之势,缓缓压向明尘。

 醉道人莫三癫依旧嬉皮笑脸,却不知何时绕到了碧玉兰的另一侧,一只枯瘦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腰间的酒葫芦上,眼中醉意全无,只剩下冰冷的算计:“啧啧,两个老家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吓唬小孩子呢?小道士,别理他们!把草给我,老道我立刻带你远走高飞,逍遥快活去!”话音未落,他那只搭在酒葫芦上的手猛地一拍!

 “啵”的一声轻响!酒葫芦塞子弹开!一股浓郁到化不开、呈现出诡异暗紫色的酒雾如同活物般喷射而出!那酒雾腥甜刺鼻,带着强烈的迷魂、腐蚀与禁锢之力,并非喷向明尘,而是瞬间扩散,化作一张巨大的紫色雾网,当头罩向那株散发碧绿光晕的道心碧玉兰!醉道人竟是打着声东击西、先下手为强的主意!

 “放肆!”明尘眼中厉芒一闪!十年静修沉淀的道心,在这一刻化作磐石般的怒意!师父精魄所化之物,岂容亵渎?!

 他身形未动,右手并指如剑,朝着那罩下的紫色酒雾凌空一点!口中清叱:“清静无为,邪秽自散!敕!”

 指尖一道凝练至极、近乎透明的清光激射而出!那清光看似微弱,却蕴含着明尘初成元神引动的精纯天地正气!清光所过之处,空间仿佛被净化,发出“嗤嗤”轻响。暗紫色的酒雾如同骄阳下的冰雪,瞬间消融、溃散!连一丝异味都未能留下!

 “咦?!”醉道人莫三癫怪叫一声,眼中首次露出真正的惊骇!他这“千日醉魂瘴”采百毒炼制,专污法宝灵光,困人元神,从未被人如此轻描淡写地破去!这小子……果然有古怪!

 “好手段!接我一剑!”谢云流见醉道人失手,不再犹豫,眼中战意暴涨!他并指如剑,朝着明尘隔空虚虚一划!

 铮——!

 一声清越剑鸣响彻云霄!一道凝练如秋水、璀璨如银河的匹练剑气,撕裂空气,带着斩断一切的锋锐意志,无视空间距离,瞬息即至明尘面门!剑气未至,那刺骨的锋芒已让明尘鬓角发丝无声断裂!

 与此同时,弘忍大师口宣佛号:“唵!”手中九环锡杖重重顿地!嗡——!一道肉眼可见的金色佛力波纹以杖头为中心,如同水波般急速扩散开来!波纹所及,地面青石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空气变得粘稠如胶!这并非攻击,而是强大的佛门“金刚伏魔圈”,旨在禁锢空间,压制一切非佛之力,让明尘无处可避,只能硬接谢云流那惊天一剑!

 三位当世顶尖高手,虽各怀心思,却在瞬间形成了绝杀之局!

 面对这避无可避的雷霆合击,明尘眼中却无半分惧色,反而闪过一丝奇异的平静。他并未拔剑,也未闪避。就在那璀璨剑气即将临体的刹那,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五指微屈,仿佛虚托着一轮无形的明月。动作舒缓自然,不带半分烟火气,更无一丝一毫凌厉的真元波动。

 然而,就在他手掌抬起的瞬间,整个守拙观前院,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那株一直静静散发着柔和光晕的道心碧玉兰,四片晶莹的叶片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碧绿光华!光华冲天而起,瞬间与明尘抬起的右手掌心相连!一股浩瀚、精纯、仿佛源自天地初开时的磅礴生机与净化之力,顺着这道光桥,轰然注入明尘体内!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明尘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黄钟大吕,字字清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响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他虚托的右手,迎着谢云流那斩断一切的璀璨剑气,轻轻向上一拂!

 没有惊天动地的碰撞,没有狂暴的能量乱流。

 时间仿佛被拉长。只见那道足以劈山断岳的璀璨剑气,在触碰到明尘手掌前方三尺之地的虚空时,如同陷入了无形的泥沼!剑气依旧锋锐无匹,却仿佛斩入了浩瀚无垠的虚空,又似冰雪落入温热的掌心,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得黯淡、透明、直至……无声无息地消融殆尽!

 仿佛从未出现过!

 “什么?!”谢云流瞳孔骤缩,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骇然!他这蕴含剑道真意的一击,竟被如此轻描淡写地化去?!

 弘忍大师更是脸色大变!他的“金刚伏魔圈”佛力波纹,在靠近明尘周身三尺时,竟如同泥牛入海,被一股更加宏大、更加包容的天地伟力无声无息地中和、消弭!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佛力,在对方面前,渺小得如同尘埃!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明尘的声音再起!他虚托的右手手势不变,左手却捏了个古朴的法印,朝着正欲再次拍向酒葫芦的醉道人莫三癫,轻轻一指!

 这一指,风轻云淡,毫无杀意。

 但醉道人却感觉一股沛然莫御、无法抗拒的天地巨力凭空而生,如同无形的巨手,瞬间将他全身禁锢!他体内狂暴流转的

真元如同被冻结,连拍向酒葫芦的手指都僵在半空!更可怕的是,一股宏大而温和的力量瞬间侵入他的经脉,将他方才催动“千日醉魂瘴”时体内残留的毒素、戾气、以及常年积累的酒毒邪火,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涤荡一空!莫三癫只觉得浑身一轻,头脑从未有过的清明,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无力与骇然——对方竟能举手投足间,化去他的攻击,禁锢他的行动,甚至……净化他的身体?!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明尘的目光,最后落向神色剧变的弘忍大师。他没有再出手,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澄澈,仿佛洞穿了一切虚妄。

 弘忍大师被这目光注视,心头剧震!他感觉自己苦修数十年的佛心、引以为傲的金刚禅定,在对方面前竟如同透明!一股难以言喻的羞惭与明悟涌上心头——对方所施展的,绝非任何奇技淫巧,而是引动了真正的天地浩然正气!此气至大至刚,充塞天地,堂堂正正,万邪辟易!在这股力量面前,自己的佛力、谢云流的剑气、莫三癫的邪毒,都显得如此狭隘、渺小、甚至……可笑!

 噗通!

 醉道人莫三癫最先承受不住那股涤荡身心的力量与内心的震撼,双腿一软,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脸上再无半分嬉笑,只剩下深深的敬畏与茫然。

 谢云流僵立在原地,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他看着自己那引以为傲的剑气无声消融,看着明尘那平静无波却仿佛蕴含着整个天地的眼神,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渺小感涌上心头。他引以为傲的剑道,在这股堂皇浩大的天地正气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弘忍大师长叹一声,缓缓收起了九环锡杖,周身佛光尽敛。他双手合十,朝着明尘深深一躬,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与敬畏:“阿弥陀佛!道长神通,引动天地浩然正气,非人力所能及!老衲……着相了。长生虚妄,大道至公。玄真道友遗泽,非宝非法,实乃这天地间至纯至正的一缕‘道心’!老衲心服口服,就此告辞!”说罢,竟不再看谢云流与莫三癫一眼,转身大步离去,背影竟有几分萧索。

 谢云流脸色变幻数次,最终对着明尘抱了抱拳,一言不发,身形化作一道剑光,冲天而起,消失在云端。

 莫三癫挣扎着爬起来,对着明尘胡乱作了个揖,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那株碧玉兰,又摸了摸自己仿佛年轻了几岁的身体,最终长叹一声,解下腰间的酒葫芦,将其中的酒液尽数倾倒于地,也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守拙观。

 一场足以震动整个修行界的风波,就在这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间,消弭于无形。

 明尘收回双手,周身那引动天地的磅礴气息瞬间敛去,又恢复成那个温润沉静的年轻道人。他走到道心碧玉兰旁,轻轻抚摸着那温润如玉的叶片,低声道:“师父,弟子幸不辱命。”

 守拙观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经此一事,“道心碧玉兰”与明尘道长的名声,却以一种更加传奇的方式传遍了天下。人们不再仅仅视其为玄真仙师的遗迹,更将其看作天地正气的象征,大道显化的奇迹。无数人慕名而来,不为求宝,只为在观中那株碧玉兰旁静坐片刻,感受那份洗涤心灵的清净与平和。

 明尘来者不拒,亦不宣扬。他依旧每日照料兰草,研读道经,为乡民解惑。只是,他讲经说法时,声音中似乎多了一种奇异的韵律,能让人心绪安宁,杂念顿消。他为人解厄时,指尖偶尔流泻的清光,也越发神效非凡。人们渐渐发现,这位年轻的明尘道长,身上那份沉静与悲悯,越发像当年那位玄真仙师了。

 时光流转,又是数十年过去。栖霞山依旧青翠,守拙观香火更加鼎盛。观中那株道心碧玉兰,已生出了第七片叶子,叶脉中的金光流转,隐隐构成一个玄奥的符文。

 这一日,正值玄真子焚身救疫的百年忌辰。观中举行了盛大的法会,信众如云。明尘主持法会,虽已须发皆白,容颜却如中年,眼神清澈依旧。法会尾声,他屏退众人,独自来到碧玉兰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