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黄鳝(第2页)
这个采购员,和他们家秦淮茹一个院子。
来他们村,又专门来她家,那肯定有事儿啊,没准备她家丫头又带来了什么东西。
王山河没有进屋,人家家里老爷们儿都不在家,还是在院子里好一点。
更何况有没有什么背人的事儿。
“不用麻烦了,就在院儿里吧,凉快。
婶子,我这次来,带来了秦姐的一封信,说是给你们村子的,嗯,秦红梅,对,就这个名字,要给秦红梅介绍对象。
对方就是之前提秦姐来送东西的何雨柱何师傅。
秦姐和何师傅都没时间,这不让我来和您家说一下嘛,秦红梅家要是同意,您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家里人带着人家姑娘去一趟西九城。
也正好,秦姐挺长时间没回来了,也想你们了,路费都让我带来了。”
事情怎么回事儿王山河都知道,虽然秦淮茹写信了,但是信里写的,和王山河说的也差不多。
秦淮茹母亲听到后,打开信,里面写的什么她不认识,但是里面包着的钱她可认识。
看到钱的那一刻,脸上都笑出花儿来了。
“哎呀,红梅那丫头也是命好的,这事儿她家肯定同意,拿到采购员同意跑一趟了,一会儿我家当家的回来,我和他说一下,这几天就请假去西九城,这是好事儿啊。”
王山河在秦淮茹家里并没有多待,告诉完信儿后,就开始在村里里转悠。
虽然没什么东西,收点鸡蛋也是好的。虽然鸡蛋也不多,毕竟条件困难,老母鸡也不是家家都能养得起的。
山货就很别说了,就算有的家庭留了一点,这一冬天过去,今年又过去了这么久,也吃的
差不多了。
至于沟里的鱼,都是小鱼,大鱼太少了,基本遇不到。
转了一圈儿后,收获寥寥无几,看来这个时候,确实不适合下乡。
还没有冬天的时候收获多呢。
最好的时候,还是王山河刚当采购员的时候,秋天,收获的季节。
不只是作物收获,野味儿也是那个时候多。
田里有粮食,偶尔还有野鸡飞过来。
现在还是算了吧。
王山河转身回了秦京茹家里,别转悠了,白费力气。
秦淮茹母亲也确实麻利,王山河回来时,人家都回来了。
院子里放着一个盆,盆里面大大小小,有着不少的黄鳝。
看着还挺吓人。
王山河上辈子就比较喜欢吃这东西,所以这次看到水田和河沟,又想起了黄鳝,没想到还真有。
王山河把钱给秦京茹母亲,知道她是怎么来的,给不给别人,那就和他没关系了。
王山河看了看天色,中午还没到,不过他不准备多待了,也收不到东西,还是回家吧。
出秦家村后,王山河在一个小河边,把黄鳝收拾了一遍。
洗干净,把头 订上,鱼骨剔下来,再冲洗几遍。
只不过黄鳝血王山河也没浪费,都收了起来。
前世他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上面写怎么“鬼敲门”的,用的就是黄鳝血。
王山河不知道真假。
不过有机会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