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不归 作品

分卷阅读332(第2页)

 豆卢陵看似是在称赞,然语带鄙薄

 李闻道望着左手所握的木简,未作评价。

 他们本决定若是再过五日还未有消息传来,便不再继续与阿史德利的盟约, 而是同意阿史那郢的求助,助其成为新可汗。

 然这是下策。

 因为阿史那温的几个儿子在其父的影响之下都有好战之心, 相比一心只有复仇的阿史那鹄及厌倦战争的阿史德利而言, 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豆卢陵则深以为阿史德利的如此行径实在不耻,不重视盟约便不为信, 但这并非是他能够决定的, 所以小心翼翼地询问男子的意见:“李侍郎, 这兵还要借吗?”

 李闻道负手将木简隐于身后,淡笑:“借。”

 既然上策还能用, 为何要用下策。

 他给出虎符:“以换防为由,让柴赟率兵马去天山北侧,到那以后先蛰伏不动,待阿史德利他们兵变以后,再进入突厥帮其稳定胜局。”

 这么多兵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毫无声息地出现在突厥王庭,所以最终只能作援助之用。

 在这之前就要看阿史德利是否有能力能够夺下王庭。

 豆卢陵拿着虎符揖了一礼,而后走下木阶,准备骑马去军营所在。

 然刚离开几步,又被一随侍喊停。

 “豆卢刺史。”

 “魏国夫人有请。”

 豆卢陵下意识朝男子的方向看去,鸾台侍郎的权柄始终还是要大于魏国夫人,又或者说魏国夫人这个身份其实根本无治政之权,能够参与政治都是因为女皇的授予,而且这几日两人之间的相处也有点怪异,像是争吵过。

 不然为何魏国夫人有风寒的几日以来,男子一次都不曾候问。

 无论如何,两人都算是同事,依礼也应该有所表示。

 见男子侧身在命令牧马监安排战马之事,视线毫无偏移,恍若丝毫不关心,于是豆卢陵放心跟着随侍前去。

 *

 李闻道言至中途,有所感地瞥了眼豆卢陵所走的方向,眉头微皱。

 *

 自步入宫室,豆卢陵便一直垂着头,行至距门六步左右的距离,停下拱手:“不知魏国夫人有何事要某去做。”

 为休养身体,不毁伤根本,褚清思几日来虽然皆是居于室内不出,但衣服发髻仍有如平常,除气血不足外,并不像有疾。

 秋九月,庭州早已进入寒凉之季,室内也燃起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