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不归 作品

分卷阅读67(第2页)

 鲁王李芳是庶长子,被立为储君以后,高宗命武后收养教导,与母无异。

 妇人变得沉默,抬头望向老妇的那一眼,充满凛冽的杀意。

 比起被辱骂是狐媚惑主、出身微寒、豺狼成性而言,自己最宠爱、赋予最多感情的长子与她已经不再如幼时亲近。

 这才是她心中最深的痛。

 所以宫人一进谏,她便再不能镇静。

 老妇所言,几近是将如今努力维持的静好给彻底撕开。

 女皇压抑着心中的盛怒,但阔眉仍还是不受控的往眉心内敛:“你以为吾几载以来不杀你是因为高宗与佛奴,所以不敢?”

 玉阳公主不语,但眼中的憎恨就是如此说的。

 女皇背过身:“不,吾不杀你...”

 妇人言语稍滞,转过身来的一瞬,露出鹰隼的眼神,愤怒仍旧不散:“皆因吾要师必有名。”

 在她即位之前,以太后之名称制天下的时候,长安就曾有过一次李氏宗室的叛乱,借着这次叛乱,她杀了很多反抗自己掌权的人,那是对朝廷权势的第一次清洗,其中几个高位也皆被她换成了臣服于自己的人。

 而自那时,她便已经在预备之后的即位。

 李氏的叛乱成为手中的刀。

 然,这位玉阳公主不仅性情要强,而且还自负。

 她轻视天下的很多人,其中包括自己的弟弟、姊妹、犹子。

 所以在那次叛乱中,她未曾参与。

 周俊、张敛尽心尽力的以刑罚去逼供,也无法祸及她,最后因为牵涉而死的人太多,受到那些朝臣与宗室的抗议,不得已停止。

 最后,女皇十分从容的笑道:“吾从即位起,便已经接受余生都注定没有子女缘分,何况佛奴若是知道他最敬爱的尊长就是让他失去储君之位的人,心中又会作何想。”

 众人皆以为武后的长子最后之所以未能被立为储君,是衡山公主在高宗面前谏言之故。

 但其实不是。

 真正谏言的那个人是面前的玉阳公主。

 武后与高宗争吵过后,高宗始终都在犹豫纠结是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