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不归 作品

分卷阅读66(第2页)

 褚清思则站在堂中,朝人行礼:“大嫂。”

 崔昭笑了笑:“先列席盥洗,以除厄运。”

 褚清思怡然颔首。

 随后入席,刚屈膝跪坐,便见热汤中有香草等物。

 在一同用夕食的时候。

 褚清思忽想起玉阳公主一事。

 她放下犀箸,望向前方:“阿爷。”

 褚儒闻言停箸。

 在对面共用一案的褚白瑜及崔昭也即时停下。

 褚清思将今日的事情悉数告知:“陛下为我改字‘观音’,并命我入天宫寺译场。”

 听见女皇为小女改字,褚儒也不明白其用意,但妇人原本就更为偏爱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辩之人及性情热烈、进退中度的娘子。

 比如女皇自己所选的两个儿妇就已有迹可循。

 太子妃裴氏孝顺柔善,为女皇昔年亲子为太子所选,在被册为太子妃以后,愈益动循礼则,如今也亦多有宠爱。

 而其第二子楚王李照的王妃也是女皇躬身为亲子所纳,虽然性情更为张扬鲜活,但之后因行事不知轻重,女皇日渐不喜。

 若是妇人在见到梵奴后,忽生喜爱之情,因兴起而有此举动亦是数见不鲜。

 老翁也知道女子为何而忧,在经历玉阳公主的事情后,内心未免会投鼠而忌器,但他的爱女不应如此,理应永远都是无思无虑的。

 褚儒言道:“观音二字并非无人用,长孙皇后、隐太子妃都皆以观音为小名,或名,若菩萨之名能为你带来福佑,未尝不可。”

 “至于入译场,梵奴想去吗?”

 褚清思垂眸,言有忌惮:“若是此事会让阿爷与兄嫂再次深陷危险之中,那我不想去。”

 褚白瑜与妻子崔昭会心一笑。

 褚儒亦大笑着出言宽解其心事:“翻译佛经而已,梵奴去也无碍,若真要处置褚家,此次的事情才是最好的时机,何况陛下还不至于用梵奴来设计。”

 那个妇人,是不屑用此手段的。

 褚清思展颜,终于能够安心。

 *

 车马慢行三日后,左右戍卫、屯卫将老妇送至洛阳。

 而女皇未直接与其会面,直接命戍、屯二卫将人关在尚善坊的公主官邸,并遣武士重围。

 太子曾数次躬身前往候问。

 在玉阳公主归洛阳的第十日。

 集仙殿的宫人也再次叉手将太子的情况报告给妇人:“陛下,太子又驱

马前去尚善坊。”

 女皇闻言背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