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7(第2页)
实际上,这还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第一次见到稻谷生长的样子。
虽吃过,可食用的时候都已是饱满的米粒,还从未在刚刚播种下来的时候,见到过这副绿油油之景。
尤其是水中所长的样子,更是令他们惊讶非常。
柳三变因此还特意做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做《稻谷颂》,以此来表达他首次见到稻谷时的激动之情。
一众人看完后,被带着再次回到了村落里。
老汉的妇人已经带着儿媳将家里整体收拾了一通,生怕因为太过脏乱,而唐突了几人。
童启倒是不嫌弃,他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看过老汉家所有的农田工具后,干脆的询问起如今的收成来。
你来我往几句话里,尽是一副了解的样子。
那老汉吃了一惊。
没想到贵人竟然也会懂种地之术?
本来还拘谨,可几句话下去,也不由打开了话匣子,和众人交谈起来。
“其实我们村已经算是好的了,隔壁大坞村那才叫真正的山地丘陵多呢,他们那地界,压根种不了稻谷,只能种茶,可茶树喜湿,喜光,光是为了浇水,每年就得忙活好几个月,收了茶之后,卖到集市里,那些贵人们又喜欢压价,赚来的钱还不如我们这五十多亩地的收成,好歹能吃呢!”
“听说城里收佃户,前年村里好多人都搬走了,愿意自卖出去,给贵人们种田,多少混一碗饭吃。”
“我们家也快撑不住了,儿媳妇今年怀了孕,多添了张嘴,就是多了一份开销,但愿今年这田里收成能争气一些,不然的话,我这老胳膊老腿,只怕也得跟儿子一样,出去做苦役,就这,也是勉强维生而已。”
……
童庆安等一众学生认真听着,边听边在手边记录着这些要闻。
这是童启带他们“游学”的条件之一,你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如同局外人一般看一遍就算,要想百姓所想,忧百姓所忧,才知道这朝廷到底需要什么。
如何才能够让百姓安乐。
他们一起席地坐在稻杆上,再次举手问道。
“既然收成如此少,那你们就没有想过用其他的方法增添营收吗?例如种蘑菇、种果树之类的,这种附加产品,按理说应该也能带来一点收益才是啊。”
旁边的老妇长叹了口气,“我们倒是想呢,可果树需要种子,我们根本买不到,蘑菇的话……那得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