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捣药 作品

分卷阅读312(第2页)

 我也不同意啊,可摊上这样的皇帝,他能怎么办?

 自来到开封城后,胡丞相便勤勤恳恳,迅速带着人组建起一个新的六部来,处理朝堂政事,力求不影响大奉朝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劝解着皇帝准备北归,派人前往京都,援救沦陷的州城。

 可皇帝如何回答呢?

 “朕老了,深感体力不济,今后有什么要事就跟朕的两个儿子讲好了,乡野里到了朕这个年纪,都已经开始含饴弄孙了,可朕却要为了这子女闯下的祸事兜底,实在是太可怜了些。”

 你可怜?

 你到底有什么可怜的啊?

 就这么一推二,二推三,皇帝竟率先开始甩锅了!

 好几次暗搓搓的试探他,能不能退位让贤,“辞职”不干,让大皇子或者三皇子来接手皇帝的位置,他则后退一步,去当太上皇。

 听听,这像话吗?

 是,胡丞相一直想推大皇子上位不假。

 可他想要的,不是这样的推法啊!

 他想要的,是皇上登天,将完完整整的大奉朝传到大皇子手中,然后他们这些文臣再帮着一起解决天下事务,可现在呢,倒成了把这摊烂事全推给了儿子去处理,他自己反倒被择出来,装作无辜了?

 就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

 况且,太上皇可仍旧是皇。即便退位,也不妨碍权力的争夺。

 若回头天下收拾好了,他又变了卦,想要回来接着干怎么办,到时候新皇又该如何自处呢?

 一山难容二虎。

 这不是瞎胡闹吗?

 胡丞相长叹着气,批改奏折的笔都掰断了几根,可暗地里却不敢松懈,仍旧联系着大皇子的各部,偷偷积攒着势力,以备不时之需。

 新上任的汪启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收到信,不仅杨舟万等人被困京都,就连山长也亲自上了前线,可皇帝却不派兵,不支援,这不是明摆着要他们等死嘛?

 因着身份的问题,他难以亲自站出帮忙,只能暗地里偷偷给刘卜温、常仕进等人递信,让他们收集粮草,往前线发,给山长撑腰。

 好在平原之地粮多,收集起来倒也不那么明显,一路顺遂,发了几次,倒也真帮上了不少忙。

 而因着这些粮草,童启也更加肆无忌惮,有了底气。

 不管别的,率先派人便将附近的契丹军皆给清了,然后便针对蓟州、涿州等地,分区开会,思考着快速夺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