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第2页)
应考的学生此次一共有三百五十八人。
按照会试的名次从高至低排序座位,吴韧、汪启元等都位于第一排。
自然受到了不少官员的注视。
尤其是汪启元,这些日子以来,关于他背叛师门的言论简直甚嚣尘上,可大家观其神色,却毫无波动,仿佛与自己无关一般。
倒是十分的定力十足。
卷子发下来,只有两道题目,一道是诗赋,另一道则是策论。
皆是皇上亲自出的题目。
诗赋是以《治国之道》为题,作五言律诗一首。
尚不算太刁钻,基本上书院里的押题都曾有过这个类型。
而策论则有些刻薄了,乃是【边疆之患,何以解之?】
短短八个字,既要了解如今边疆的局势变化,又要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还得逻辑分明,猜测皇帝心中的真实想法,不可谓不难。
内阁的不少大臣听说了这个题目后,皆有些沉默。
他们明白,皇上这是为了黄龙府的事情在忧心,病急乱投医了,可也对传闻中的华夏书院学生们的回答有些好奇。
殿内。
龙涎香静静的燃烧着,整个宫殿里只余磨墨之声,不少学生们悄然打量着吴韧的动作,见他久久没有提笔,不由松了一口气。
看来,会元也觉得棘手,那证明不是他们的问题。
的确是这题目有些太难了。
然而不等他们庆幸,吴韧旁边的汪启元,却率先答了起来。
他个性分明,从不认为边疆之患,乃是一夕之错误,而是长期冗官冗兵、军备废弛的结果,想起谢君仪等人在环县时统计的驻军人数,与实际上的驻军人数,他落笔飞快,仿佛一腔愤怒皆发泄到了这张纸上,字字力透纸背。
他先是抨击了一遍朝廷内政策的失误,不应该长期对契丹、西夏等采取姑息养奸的政策,导致他们屡屡犯边,再就是为边疆官员虚报军功、克扣军饷等问题做出评判,正是他们才导致了冗兵冗费的增加,要想改善,只能进行军部内的改革,严惩贪官污吏,削减裁撤不必要的开支,以战止战,对奋勇杀敌的边疆官兵给与重赏……
一条条,一件件。
汪启元越写越顺手,而其卷子上的内容也越发惊人。
吴大人巡视过程中瞥了一眼,整颗心都快要跳了出来,他望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