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第2页)
且不说这一年里几个孩子在书院里所学的各种知识,就是平日里童启给他们讲述的小故事,也早就蕴含了许多超出这个时代的思想与宽度。
他们的眼界,早已经和其他人不是同一个层面了。
只是他们还未发现罢了。
再说,这几个参与辩论的学生,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岂会坐以待毙?
果然,这几个先生刚讨论完,晚上,便被李元昊等人给找到了宿舍楼来。
“先生先生,帮我们看看这个辩题的论点吧,还有什么能够补充的吗?”
“先生,之前听说山长有一份西夏人砍杀环县人数的报表,您这里有没有?能不能也分给我一份?”
“我不会引经据典,先生,我若是说西夏狼子野心的话,要怎么开头,才会显得有才学呢?”
……
眼见着李元昊澄澈单纯的目光,潘阆不由在心里叹了一声童山长的促狭。
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让西夏小王子自己辩自己国家狼子野心的啊?
也太地狱笑话了吧?
但本着师生关系的内外之分,他仍旧为其梳理了脉络。
谢君仪等人更是厉害,直接借助沈亦找到了安庆侯帮忙,要求统计世家所倾占的土地数量,甚至还找了谢家当地的店铺账房,以一家店铺推测自家一年的产出到底有多少,来佐证世家完全可以付出一半的京都店铺,以抚养军属后代的事实。
谢家的账房:……
什么是未辩先火啊?
这便是未辩先火了!
永远不要低估大奉朝人民对于凑热闹的积极性,京都内不少赌坊早已经开始提前压起了谁胜谁负,三皇子等人也直接撂下了所有公务,一同围观起这场辩论赛来,即便世家们上书反对了很多次,但都没有阻止起这场辩论赛的正式举办。
五日后,风和日丽,光和景明。
第一场辩论赛在华夏书院大礼堂上正式召开。
光是围观的人便占据了满满一个礼堂,连带着楼梯上都布满了人。
这一次,童启并未再收门票。
除了第一排固定留给了书院里的先生们、远途而来的知名大儒们,剩下的位置,谁都可以进来聆听。
毫无门槛。
他将先生们上课时用的小蜜蜂借了出来,递给两位辩手,力求这个礼堂内每个角落的人,都能够听的一清二楚。
“这个是吴老,前朝三任宰相都出自他们家,乃北部著名大儒;这个是刘老,山东曲阜人,与孔子后代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