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第2页)
童启微微皱起了一点眉头,无语的笑出声来。
账不是这么算的,对方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他低头快速估量着,很快便得出了如今大奉朝记录在册的士兵数量,竟然有八十多万人!
看来历史上北宋初期的雏形模式,已经渐渐显现。
冗兵、冗军、冗费,已然成为了拖垮整个朝廷的大问题。
见到童启冷笑,齐大人挑了挑眉。
“笑?怎么,你至今还觉得你那一箭,是好的吗?”
“我从未觉得我那一箭是好的。”
童启乖巧的坐在椅子上,看了眼旁边桌子上的刑具,半点没有慌张的样子,仿佛只是在讲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一般。
“我承认,当时我射出那一箭,有些冲动的成分,但我相信但凡任何一个大奉朝的子民在面对那样的场面时,都不可能忍得下来。齐大人,我理解你的出发点,但我并不赞同你的逻辑。按你所说的意思,我们求和乃是为了避免消耗更多,可对于一个山贼来说,初期对方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是最好打的,若等他做大变强,成为一只百人队伍,那我们需要付出的力量就得乘以百倍。一时的割肉喂鹰,或许能够暂时让西夏停止进犯,但当那只鹰吃饱喝足,变得庞大,亦或者叫过来了隔壁的狼群,一同求食呢?你还会觉得,自己能够抵抗吗?”
“曾有一个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味的退让并不会让你的敌人变得仁慈,只会让他们更加贪婪。”
旁边的烛火猛地炸开,发出急促的噼啪声。
齐大人阴沉着脸色,俯视着童启,质问道。
“所以,你是觉得,即便倾家荡产,战也比不战要好?”
“不,”童启解释道,“我只是觉得,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决军费的问题,但西夏的野心,必须压制!这不是死几个老百姓装作视而不见,就能够化解的,而是得告诉他们,我大奉朝不容冒犯,即便家中的一根稻草,也不能随意夺取侮辱。”
齐承胤站在牢狱之中,静静的注视着这个尚不足十一岁的孩童,沉默不语。
门外,许明奕慌里慌张的带着吴县令赶来,忙伸手阻拦道。
“不能打,不能打!齐大人,还请给三皇子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