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玻璃大棚(第2页)

 更何况这位还是小玲她爹呢,平时对自己尊敬有加,打骂不合适。 

 “老许,大茂!” 

 父子俩转过头,见着他也是一愣,忙迎上来陪着笑招呼,“陈爷/陈叔!” 

 陈佑点点头,皮笑肉不笑说,“你们轧钢厂还跑这来放电影呢?” 

 许有德脸上堆满了笑容,“嗨,市里人电影队手不够,为了农民兄弟的文化生活,咱们工人阶级自然要献上一份力!” 

 “老许啊,这周围几个村子,基本都在我家厂里打工,没事照顾照顾!” 

 许有德赶忙应承,“您吩咐了,咱肯定照办,走大茂,一起搭把手,早点儿把场地布置好!” 

 大茂张了张嘴,没敢说啥,苦着脸上前干活。 

 王福生就在不远处,叼着旱烟袋走了过来,语气很是意外,“你和许放映认识啊?还是你有面子呀! 

 这位除了收拾放映机,就没见他动过手。” 

 陈佑笑着摇头,“老街坊了,我敲打过他了。不过估计用处不大,这人鸡贼的很,总能想到办法拿捏人。” 

 “哼,他要是敢过分,村里多的是愣头青!” 

 王福生眼中寒光一闪即逝,又恢复了那老农模样,“你今儿这么闲?待会留下喝两盅!” 

 “您老的酒我可不敢喝!”陈佑挑着眉调侃一句,“晚上一起到罐头厂吃吧,整好要招待大鹅考察团,您老来坐镇一下!” 

 大丫是王福生侄女,两人啥情况他可是一清二楚

。 

 闻言他瞪着眼,没好气说,“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们厂厨子也不行啊,还不如老八手艺好呢!” 

 陈佑撇撇嘴,上次在大王村吃饭,主要是食材好,老八厨艺也不咋地。 

 “拉倒吧!我特意调了个大厨来,鲁菜大拿,待会让老八去后厨瞧瞧去,整好也偷学两手!” 

 闲扯两句,陈佑打发了胡科长,将王福生拽到了一边。 

 之前他就想搞大棚蔬菜了,在国外问了一圈,才知道现在塑料薄膜还做不到这种程度。 

 不过玻璃大棚技术早己经成熟了,国内的玻璃不行,于是他上次在国外定了一批,最近应该就能到港口。 

 他准备在大王村、秦家村和梁家村都建一些,让村民们增加些收入,自家冬天吃新鲜蔬菜也方便。 

 北方天冷,西九城每年冬季好几个月都没有新鲜蔬菜上市。 

 每年十一月,居民都要采购冬储菜,保证冬季食用。 

 大白菜不仅便宜,放在地窖中几个月都不会坏,自然是首选。 

 一个冬天都吃白菜,可想而知有多么痛苦。 

 陈佑递过去一本小册子,“玻璃暖棚好处不少,但是也挺麻烦,这里是注意事项,你要觉得没问题,我让人把东西送来。” 

 小册子上记载了玻璃注意事项,是他在国外找专家,根据西九城情况写的。 

 比如遇到寒潮同样需要生火加温,夜间还要在玻璃房上加盖草帘保温等等。 

 反季节蔬菜古己有之,汉代就有了明确记载。 

 夯土搭建暖房,日夜生火加温,冬季种植葱、韭菜、黄瓜等,专供皇室。 

 大王村也有这样的暖房,限于技术,产量很低。 

 这些蔬菜不会流入市场,价格太高,一般人也吃不起。 

 去年冬天还给陈家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