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木木子书 作品

第5章 鬼隐梵音

沈砚没有刻意隐藏气息,走了过去,脚步声惊动了地上的几片落叶。

 了尘似乎察觉到来人,缓缓睁开眼。

 那双浑浊的、仿佛蒙着尘翳的眼睛看向沈砚,依旧平静无波,既无惊讶警惕,也无好奇热情,只是淡淡地看着,仿佛在看一棵树,一块石头,一种与己无关的自然景象。

 “阿弥陀佛。”沈砚率先开口,模仿着游学士子好奇又谦逊的语气,拱手道,“这位法师请了。在下江南林凡,游学至此,见宝刹宏伟,心生敬仰。方才在前殿听了一场慧明法师主讲的《地藏经》法会,感人肺腑,令人落泪,心中有些许感悟,却又有些困惑难以开解,见法师在此静修,气度不凡,故冒昧前来,想请教一二。”

 他刻意提及刚刚那场华丽而空洞的法会,想看看了尘的反应。

 了尘双手合十,还了一礼,动作略显迟缓,声音沙哑平淡:“居士有心了。贫僧了尘,不过一云水僧,见识浅薄,懵懂愚钝,恐难解居士心中之惑。佛法博大精深,居士若有疑问,当请教寺中慧明法师那般的高僧大德才是。”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明显的疏离与回避,似乎不愿与人多言,尤其不愿深入探讨任何佛法义理。

 沈砚注意到,了尘在说话时,会下意识地侧耳倾听那远处传来的、微弱的诵经声,仿佛那持续的法音对他而言才是更好的陪伴与滋养,与人的交流反而是一种干扰。

 “寺中法师自然高妙,慧明法师更是辩才无碍。”沈砚顺势在一旁的青石上坐下,仿佛不在意对方的冷淡,继续深入,“只是在下愚钝,方才听经时,虽被法师悲悯之情打动,落泪不止,但细细想来,慧明法师所言,似乎于经中‘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心、大勇猛精神,着墨不多,反而更侧重于孝道感天与布施功德之果报。不知法师对此等侧重,有何高见?”他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试探了尘对佛法真实义理的理解层次。

 了尘眼皮微抬,看了沈砚一眼,那浑浊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诧异与困惑,似乎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士子”会问出如此触及义理核心、甚至带点质疑意味的问题。

 这超出了他通常“食用”的法音范畴。但他很快又恢复了那种空洞的平静,再次侧耳听了听远方那令他“舒适”的诵经声,那声音似乎迅速填补了因思考而产生的细微“不适”。

 他淡淡道:“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方便多门,贵在契理契机。法师随缘说法,观机逗教;居士随缘听闻,各取所需。皆是因缘,何必执着于是非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