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墨池沸,鬼影现(第2页)
他身着浆洗发白、袖口磨损露出线头的破旧儒衫(明代样式),头戴方巾,身形佝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左手紧握一柄磨损严重、边缘泛着金属冷光的黄杨木戒尺,戒尺上隐约可见“正心诚意”四个模糊刻字。
右手虚抬,枯瘦的指尖缭绕着由无数细小、扭曲的八股文字(如“子曰”、“之乎者也”、“破题要正”)构成的灰黑色锁链!
他口中念念有词,声音沙哑却带着金石般的铿锵,穿透墨池的轰鸣:“文以载道!道统不可废!圣贤之言,字字珠玑!尔等后生,当恪守圣训,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岂可离经叛道,妄谈奇技淫巧!”
随着他的低喝,戒尺凌空一点!数道由八股文字构成的“八股锁链”从翻腾的墨池中激射而出,如同阴冷的毒蛇,缠绕向广场边缘几个眼神迷茫、试图挣扎的书生魂
魄!
“锁!”老学究厉喝。
锁链加身,那些书生魂魄瞬间僵直,眼中的迷茫被恐惧和呆滞取代,仿佛被强行灌输了僵化的思想,口中不由自主地开始机械背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他们的魂体被锁链禁锢,动弹不得,只能被动地成为墨池的“养料”。
!青年才俊:
面容清癯俊朗,剑眉星目,本应是翩翩浊世佳公子,此刻却面色青白如纸,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戾气与怨毒!
一身原本飘逸的月白色青衫(宋代士子服),胸前赫然浸染着一大片暗红色的、仿佛永远无法干涸的血污(自尽痕迹),如同心口绽开的绝望之花。
他眼神锐利如刀,扫视着下方顶礼膜拜的书生魂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讥诮的弧度,带着看透世情的悲凉与愤世嫉俗。
他并未直接攻击,而是张开双臂,如同拥抱这绝望的墨池,发出低沉而充满蛊惑力的嘶吼,声音如同金玉交击,却淬满了剧毒:“才华?抱负?皆是虚妄!朱门酒肉臭,寒门骨作尘!考官昏聩,世道不公!十年心血,寒窗苦读,到头来,不过是一纸空文,一腔热血付东流!恨!恨!恨啊——!”
随着他泣血般的嘶吼,一股浓郁到极致的怨毒之气如同墨池中升腾的毒烟,迅速弥漫开来!
几个本就因落第而失魂落魄的书生魂魄,被这怨气一激,眼中瞬间布满血丝,发出野兽般的咆哮,魂体剧烈波动,竟有丝丝缕缕的怨念黑气从他们身上剥离,如同被抽丝剥茧,汇入墨池!他们的魂体也随之迅速黯淡、稀薄,濒临消散!
“恨吧!恨这天道不公!恨这人心叵测!”青年才俊的声音如同魔咒,催动着更多的怨念滋生。
懵懂书童:
身形瘦小半透明,约莫七八岁模样,背着一个比他身体还大的、破旧不堪的竹编书箱,书箱带子勒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显得格外沉重。
小脸脏兮兮的,沾着墨污和尘土,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眼神懵懂又带着一丝对知识的纯粹渴望。
他并未像前两者那样散发强大威压,只是焦急地在墨池边缘飘荡,小小的身影在狂暴的墨浪与怨气风暴中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他的目光在那些跪拜的书生魂魄中急切地搜寻着。
他似乎找到了目标——一个看起来颇有才气、气质儒雅,但此刻眼神也有些迷茫的年轻生魂(沈砚的幽冥投影)。
书童飘到他身边,伸出半透明的小手,笨拙地想要帮他整理散乱的衣襟,或是扶正他头上无形的方巾,嘴里还焦急地嘟囔着,声音稚嫩而微弱:“公子…公子…要考试了…笔…笔要拿稳…墨…墨别洒了…夫子说…字要工整…”
然而,他每一次触碰,都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让那年轻生魂的魂体一阵紊乱,思绪更加混乱。
他越是着急帮忙,就越添乱,急得小脸通红,眼中泛起泪光。“公子…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