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

“识……识字?”秦黎干裂的嘴唇动了动,牵扯着焦死的嘴皮裂开个口子,溢出些血来。

 她浑然不觉,只反复念叨这几个字。

 娘亲临去前那句“听话”似乎又在她耳边响起,像一声沉重的叹息。

 她不要做累赘,不要浑浑噩噩,她想知道娘亲拼尽一切把她送到这里的意义,更想知道,没了娘的依靠,日后长长的路该怎么走得更稳。

 她没说话,只是那双无神的眼珠缓缓转动,最后定定地看向沈明曦带着鼓励的眼睛。

 她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动作很小,却像是耗尽了全身力气,随即一滴积蓄已久的泪终于滚落腮边,砸在被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明曦妹妹、明珠妹妹,谢谢你们。我要读书,要识字,我不给府上拖后腿。”

 “傻子!”沈明珠抬手轻柔地替她拭泪:“什么拖后腿不拖后腿的,那天祖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你是将军府的人,便也是咱们的一份子。所作所为,只要不害人,不违背炎国律令,什么事儿,你都可以随心来。”

 “你也大可以将我和曦曦当作是你的亲妹妹,家人之间,是不用说谢谢的。”

 秦芸呆愣愣看了她许久,哭着将眼前的姐妹俩抱住。

 她这边没有问题了,秦旭那边,同样有沈君墨和养伤的沈君瑞同他沟通。

 到底是年长秦芸许多的少年,秦旭比秦芸要更沉稳。

 即便心中悲痛,面上也不显,将那些个低落的情绪尽数藏了起来。

 得知要请夫子来府上教他和妹妹,秦旭也没有喜形于色,只是郑重道了谢。

 暮色渐沉,晚膳时分,菜肴摆上了桌,飘散着诱人的香气。

 沈君墨手臂伤处依旧裹得严实,只略动了动勺。

 秦黎正想提起饭后给秦芸兄妹俩单独安排些易克化的细粥小菜,沈明曦放下筷子,声音清晰平稳,打破了席间的沉寂:“祖父、祖母、娘亲,有件事,我们几个想同长辈们商议。”

 桌上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沈明珠默契地接上话,眼神扫过安静坐在末席、形容憔悴却眼睛亮得出奇的秦芸和秦旭:“我们想,为府上一些孩子,也为那些从人伢子手里救回来的、暂无着落的孩子,请一位夫子,教他们开蒙、认字、明理。”她顿了顿,补充道:“不为科考,只为识字明理,日后好立身存世。”

 沈明曦看向秦旭和秦芸:“芸姐姐和旭哥哥这边咱们打算先请夫子教他们,等过些时日,是去私塾还是去书院都随他们,他们都已经应允了。”

 秦黎手中的调羹顿了顿,眸光在秦芸和秦旭充满渴望却仍带着悲伤的脸上停留片刻,眼底掠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慰藉。她知道沈明曦姐妹俩是在用这个法子给两个孩子,尤其是秦芸——在死寂的深渊里搭一根向上的藤蔓。

 她轻笑一声,放下手中的调羹,丝帕沾了沾嘴角,看向沈忠国,缓缓开口道:“孩子们有这份心思,是好的。老头子,你说呢?”

 沈忠国抬手捋了捋下颌花白的短须,眼眸深处掠过欣慰与赞许。他从戎一生,深知刀兵可护家国一时,文教才是安身立命的长久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