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315章 伤痛,才是文学的催化剂

第三百一十五章,伤痛,才是文学的催化剂路人丙琢磨了半天,很有启发,但还是不能确定用哪个字。

只能问韩复来:“这两个字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意境,我难以取舍。复来大神,您觉得用哪个字好呢?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路人丙自语的话,通过话筒清晰地传到了所有人耳中了,韩复来听的是心拔凉拔凉的。

为啥呢?

因为,这个路人丙说的都是自已的词啊!

关于推敲的来源,上辈子的网友们都知道,这是贾岛和韩愈的故事。

贾岛想这两个字,想的神游物外,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听完之后,非但不怪罪,还帮着一起想,最后道:“还是敲字好!”

至于为什么好,本来韩复来是想着借着自已的口说出来,让大家信服的。

韩愈的理由是:敲的发音更响亮,和山中半夜的静有反差,也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同时也比较符合常理和访客的礼节。

结果,这个路人丙自已都分析到了啊!

这还让韩复来怎么说?

真是不能小看了古人……不对,不能小看了别的世界的人啊!

这个路人丙,估计诗词天赋不行,但绝对好学,逻辑能力强,思考问题全面——当什么诗人啊,考公去不好吗!

韩复来心中赞叹,笑着说道:“我觉得用敲字好。至于为什么,你自已刚才也已经分析过了,各有各的好,自然就是各取舍问题了。你觉得是那种无拘无束的友情和闲散的隐居的感觉重要,还是声音的响亮,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的感觉重要?或者你再从整首诗来联想一下,该用哪个字合适。”

路人丙绝对是个人才,刚才韩复来就把那首诗念了一遍,他就记住了,琢磨道:“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但从这几句来看,确实是敲字更好。写的是隐居之雅士,交往之人自然都是高雅之人,守礼节则是他们的基本特质。我明白了……多谢复来大神!”

好吧,你明白就好……

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提问。

关于诗词方面的提问,却不是很多。

因为诗词这个东西,每个人的喜好都不相同。

关于小说创作的题问,韩复来也还是老生常谈——注重故事背景和相应的逻辑。

 路人丁:“复来大神,我看过你所有的小说,我发现你的小说,全部都是悲剧结尾,即便是三国这样的宏伟史诗,最后的结局也算是悲剧,为什么您一直致力于写悲剧呢?”这个问题,让韩复来有点犯难。

他只是个文抄公啊……

韩复来笑着点了点头,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沉吟了片刻……

韩复来:“你问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用人物性格的设定和逻辑来解释——就说李白,他如果不是放荡不羁的性格,就写不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诗句。他既然是放荡不羁的性格,就忍受不了官场的条条框框和规矩,这是统一的。高适这种沉稳的性格,他写不出什么豪迈惊艳的诗词,但却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韩复来:“李白和高适的对比,还有最近我写的李从嘉和赵匡胤的对比,其实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诗才和政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兼容的……当然,兼容的也有,这个不是绝对的。但大部分人来说,这两种才华是矛盾的。对更更大部分人来说,这两种才华他哪一点都不沾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