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303章 望江南,多少恨,多少泪

 第三百零三章,望江南,多少恨,多少泪

 赵匡胤的死,看似没什么波澜,但其实还是很有波澜的。

 所以,金匮之盟必须得安排上。

 韩复来打算把金匮之盟和赵普再次任相的时间往前挪一点,赶在李煜死之前一起写。

 李煜死后,这本小说就完了,后面的事也是简略交代,没法详细的写了。

 赵普提出金匮之盟这个事是在太平兴国六年,李煜是在太平兴国三年就死了。

 现在直接提前到太平兴国二年吧,也就是赵光义继位的第二年。

 【太平兴国二年的秋夜。】

 【汴京皇宫内苑,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不定。】

 【新登基不久的皇帝赵光义独自坐在书案前,面前摊着一卷李煜新作两首的《望江南》。】

 【赵光义轻声念着这两首词,指尖无意识地敲打案面。】

 【《望江南》其一。】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忽然,脚步声自廊外传来,不疾不徐。】

 【“陛下,赵普求见。”内侍低声禀报。】

 【赵光义眼皮未抬,“让他进来。”】

 【赵普步入殿内,身着寻常布衣,与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格格不入。】

 【他已罢相多年,在河阳做着节度使,此番未经宣召秘密入京,脸上却无半分惶恐。】

 【说起来,在太祖赵匡胤时期,赵普是独揽大权的开国宰相,而赵光义是开封府尹、晋王,有自已的庞大势力集团。两人在太祖朝的关系相当紧张。】

 【甚至赵普多次劝阻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主张父死子继。】

 【这直接触犯了赵光义的核心利益,赵光义把赵普当生死仇敌一般。】

 【在开宝六年,也就是五年前,赵普因专权、贪财等问题被赵匡胤罢相,外放为河阳节度使。】

 【这背后当然有赵光义及其党羽推动的因素。】

 【但现在,赵普又回来了。】

 【“则平,你来看看这两首词。”赵光义将诗稿推过去,“咱们这个陇西郡公,当真是才华横溢啊。”】

 【赵普表现的很平淡,接过诗稿,随口念了出来。】

 【是另一首《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他念完,轻笑道:“李煜才情,南唐未灭之时便传遍天下,现在看这两首词,更觉精妙。只是……可惜了啊!”】

 【赵光义也笑道:“是啊,可惜了他,做了皇帝。”】

 【赵普附和道:“亡国之音哀以思。他写得越好,越显得他当不好皇帝,岂不正好衬出陛下天命所归?”】

 【赵普对自已此次进京,早有准备。】

 【当时他和赵光义皆为臣子,臣子之间,争斗在所难免。】

 【但现在,赵光义已经是皇帝了。】

 【如果赵光义要弄死自已,根本不用这么麻烦,把自已召回汴京,还单独接见自已。】

 【唯一的可能,就是赵光义遇到摆不平的麻烦了,需要自已这个开国宰相,来帮他出谋划策。】

 【至于什么麻烦,赵普自然一清二楚。】 【至于怎么解决,赵普也早有准备。】

 【果然,赵光义冷笑一声:“天命?如今汴京城里传着什么童谣,则平可曾听闻?烛影摇红夜,斧声惊鹤眠——连三岁小儿都会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