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264章 郭威病逝,柴荣登基

第二百六十四章,郭威病逝,柴荣登基

 

【正月初五,汴梁皇城。】

 

【寒风凛冽,却挡不住汴梁城内的喧嚣。】

 

【皇城正殿前,朱红的宫门次第洞开,金吾卫持戟肃立,玄甲映着晨光,森然如铁。】

 

【丹墀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唯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忽然,钟鼓齐鸣,浑厚的号角声自殿外传来。】

 

【“陛下驾到——!”】

 

【殿外,郭威身着十二章衮冕,玄衣纁裳,腰佩玉具剑,缓步踏上御道。】

 

【他的步伐沉稳,却无人知晓,此刻的他,心中思绪万千,豪情万丈。】

 

【就在几日前,他还是大汉的重臣,被逼起兵清君侧。而今日,他却要坐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

 

【“跪——!”】

 

【随着礼官的高喝,群臣伏地,山呼万岁。】

 

【声浪如潮。】

 

【郭威的目光扫过阶下众人——有旧日同袍,有被迫归顺的前汉旧臣,亦有野心勃勃的新贵。他们的眼神各异,或敬畏,或算计,或犹疑。】

 

【他深吸一口气,迈上最后一级玉阶,转身,落座。】

 

【礼部尚书手捧金册,高声宣读禅位诏书,字字铿锵。】

 

【郭威静听,目光却越过殿门,望向远处的天际。】

 

【那里,朝阳初升,云霞如血。】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再起,如雷霆滚过九重宫阙。】

 

【郭威建国,国号——大周。】

 

【改元广顺。】

 

【大周建国了,郭威当皇帝了,赵匡胤这个亲兵,终于要外放了。】

 

【二十四岁的赵匡胤因功被擢升为滑州副指挥使。】

 

【广顺三年,赵匡胤再次擢升为开封府马直军使。此时,已经从五品的将军了,乃是禁军中级将领。】

 

【之所以能调任到京城禁军中,是因为他成为了柴荣的核心心腹班底。】

 

【柴荣,作为郭威唯一的养子,乃是默认的大周皇位的继承人。】

 

【广顺元年时,柴荣便为澶州节度使,手握大军,掌控河北精锐,防御契丹。】

 

【广顺三年,柴荣改任为开封府尹,接管京城行政、司法、以及禁军调度。为继位铺路,培养治国经验。】

 

【治国方面……郭威登基后,面对这乱世积弊,迅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稳定政权、恢复民生、强化集权。】

 

【 废除前汉苛法,尤其是苏逢吉、史弘肇等权臣制定的严酷律令,减轻刑罚,减少冤狱。】

 

【重用文臣如范质、王溥等,平衡武将势力,避免藩镇专权。 】

 

【严惩贪官污吏,要求地方官务在恤民,并派使者巡查州县,整顿吏治】。

 

【削弱藩镇权力,将部分节度使调离原镇,分割其兵权,防止地方割据。】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恢复生产。将国有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地方官需督导百姓耕种,荒田者可向官府申领耕种。】

 

【整顿禁军——裁汰老弱,选拔精锐,组建殿前军。 严禁军队劫掠百姓,违者严惩,以收民心。】

 

【更是提倡节俭,恢复礼制。提倡儒学,招揽文士,有科举取士之意图。】

 

【仅仅三年时间,便有不小的成效。】

 

【赵匡胤这三年间,也并没有闲着。】

 

【因为他性格豪爽,武艺高强,这几年结识了不少将领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