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陆游陆游

第二百四十五章,陆游陆游

 

休息好了,韩复来继续码字。

 

但坐了半天,有点思路不顺了。

 

辛弃疾写到这里就马上完了,只用一两章的篇幅了。

 

现在韩复来纠结的是,陆游这个人物。

 

陆游和辛弃疾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那他还有必要写吗?

 

显然是没有了。

 

陆游的经历,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和老婆离婚的那段。

 

陆游是什么经历呢。

 

韩复来仔细想了想……

 

陆游比辛弃疾大十来岁,是在靖康之变前就出生的。

 

靖康之变之后,就跟着家里人一起逃难,但显然,人家是贵公子,逃难也不像是一般流民那种,他还能读书,还能学习,吃得饱穿得暖。

 

到了南宋,他读了书,就要去考科举。

 

像陆游这种历史留名的人,读书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考的很好,省试第一。

 

第二年殿试……殿试没参加。

 

因为秦桧的孙子省试第二,所以第一的他就不应该存在!

 

后来终于当官了,也是个县主簿,这个官很小,大概就是个副县长。

 

当了没几年,他一个县主簿要去参与讨论北伐的事,这是你能乱讨论的吗?

 

你还主战,你是个谁啊你就主战,然后就被罢官了。

 

罢官了好啊,那就隐居,写田园诗……这几乎是每一个诗人的标配了。

 

按照一般逻辑发展,罢官之后又会复起的。

 

陆游也不例外,到了蜀中当通判去了,还比之前的官大了不少。

 

通判当的没意思,陆游这个主战派,直接跟着四川宣抚使王炎,投身军旅,筹划北伐去了。

 

这个时候,正是辛弃疾做官做到最大的时候。

 

一名伟大的诗人,一次罢官隐居是不够的。

 

所以,陆游又被罢官了。

 

罢官的原因好像是嘲讽什么的,反正不是具体的罪,就是乱说话,或者文字狱那种。

 

这次罢官之后,就再没复起,一直到写下了示儿。

 

这个经历,简直就是诗人的标准经历。

 

这段历史基本写出来了,陆游的经历又没什么特别曲折出彩的地方,再写,就完全没必要了。

 

主要还是陆游的诗词。

 

陆游的诗词,和辛弃疾的词,从大体范围来看,也都是一个风格和路子。

 

首先,就是抗金北伐的遗憾和盼望。

 

其次,就是隐居时候的悠闲和惬意。

 

最后,就是感慨了,感慨岁月如梭,感慨自已老了,感慨北伐无望之类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个,嗯嗯。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算是同一个风格了。

 

陆游的诗是好诗,词是好词,但韩复来决定还是不写了。

 

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种类型的诗词,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就够了,再写,也没有那么震撼了。

 

但这诗词也不能给别人用,就先放着吧,或许等很多年后,还能用到。

 

田园诗确实很棒的,这个得想办法用起来。

 

韩复来最看好陆游的,还是那首红酥手黄縢酒的这一段爱情故事啊……这个,韩复来想了半天,也想出来了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随便写个短篇,历史年代直接模糊掉算了,就写个短短的爱情悲剧。

 

也不枉费那两首好词。

 

甚至还可以把梁祝的故事给嫁接到后半段去……这个再议吧,写不好的话直接毁了两个故事,有点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