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231章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第二百三十一章,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上回写到——孝宗禅位,北伐无望。

 

【四年后。】

 

【绍熙四年。】

 

【这一年的科举策论题目是:问礼乐邢政之要。】

 

【这一年,一位白头老翁,被皇帝钦点为状元,皇帝夸赞:朕三十年不见此奇才。】

 

【这位老翁,正是陈亮。】

 

【是的,现今五十一岁的陈亮,科举多次未中,一生无缘官场的陈亮,在他五十一岁,头发皆白的年纪,考上了状元。】

 

【时人称为——白头状元。】

 

【同年,陈亮被任命为建康府判官。】

 

【三个月内十二次次上书《长江防御体系疏》, 整顿漕运,查处贪官十三人。】

 

【因遭史弥远党羽弹劾,三个月后便又调任为暂代枢密院编修官 。】

 

【次年三月,外放江西提刑 。】

 

【绍熙四年。】

 

【江西上饶。】

 

【虽然已是初夏,但春末的雨还带着惊人的凉气。】

 

【停云阁内。】

 

【辛弃疾卧倒在地,呼唤仆人:“来人,再拿几坛酒来!”】

 

【已经年迈体衰的辛忠缓缓走了过来,道:“老爷,医师让您戒酒呢,不能再喝了……”】

 

【这几年,辛弃疾越发悲愤,悲愤无处可消,只能借酒消愁。】

 

【随着年纪的增大,饮酒的无度,辛弃疾大病一场,更患上了风眩症。】

 

【饮酒无度,谁劝都不听。】

 

【仅仅几年时间,他那练了一辈子武艺的身体,便迅速衰败了下来。】

 

【辛弃疾怒道:“拿酒来!”】

 

【辛忠不敢再劝,片刻后,他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药,身后两个小厮,各提着一坛酒。】

 

【辛忠道:“老爷,先把药喝了吧,这样下去,您的身体可怎么办啊。”】

 

【辛弃疾摆摆手:“不喝不喝,退下去……”】

 

【辛忠无奈,只能端着药,在门口候着。】

 

【这时,一个脚步声匆匆传来。】

 

【是他的大儿子辛稹。】

 

【辛稹今年已经三十岁了,武艺才学,也都出色。】

 

【看到辛稹,辛弃疾才露出了笑颜,辛稹连忙下拜,恭敬道:“父亲!”】

 

【辛弃疾点点头,道:“起来吧,此次科举结果如何?”】

 

【辛稹面露惭愧,道:“孩儿愚钝,未能上榜。”】

 

【辛弃疾似乎早有预料,淡淡道:“无妨,你还年轻,下次再考。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辛弃疾还记得,曾经给这个长子写的那首长短句——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这个孩子孝顺、诚实、正直、善良,只不过没有弟弟们那么聪明机灵,但却有一颗君子之心,这就够了,这才是长子最重要的品质。 】

 

【辛稹对自已的定位也很自知,这次科举,还是父亲特意嘱咐他去的,考不考得上并不重要,一是经历一下科举的紧张和艰难,二是游历,增长见识,所以才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这句。】

 

【辛稹道:“陈叔父此次春闱高中状元,特别向父亲禀报。还带来了陈叔父的信。”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辛弃疾惊奇起身,却又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辛稹和辛忠两人都连忙上前搀扶。】

 

【辛弃疾道:“你是说同甫高中状元了?”】

 

【辛稹点头道:“正是。”】

 

【辛弃疾哈哈一笑,连忙拆开信,信中讲述了自已这四年潜心著书,完善学问,此次高考的经过,最终高中并且授建康府判官。又写到自已和辛稹的交谈,了解到这几年辛弃疾的近况,又是担心,又是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