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122章 艰难苦恨繁霜鬓

第一百二十二章,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了。

 

这篇小说,写的就是纯粹的,实实在在,真真实实的杜甫的一生,韩复来没有再加工创作。

 

杜甫这一生,根本不用再进行二次创作了,苦难已经贯穿了他的生命。

 

杜甫的苦难,也正是唐朝的苦难。

 

一个帝国,从辉煌走向落败的转折。

 

韩复来继续写着杜甫的晚年。

 

【代宗皇帝又改年号了。】

 

【广德三年,也成了永泰元年。】

 

【同年年底,年号又改成了大历。】

 

【这一年,严武去世。五月,杜甫带着家小,开始了他的漂泊。】

 

【杜甫携家眷乘船离开成都,沿岷江、长江东行,途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 】

 

【江风带着初春的寒意,从岷江宽阔的水面上掠过,吹皱了幽暗的江水。】

 

【杜甫站在摇晃的船头,望着远处忠州城模糊的轮廓,手指紧紧攥住粗糙的船舷。】

 

【他的指节因风湿而肿胀,却仍能感受到木头被江水浸泡后的湿冷。】

 

【船舱里传来幼子的啼哭声,随即是妻子杨氏低哑的安抚。】

 

【自严武病逝后,他们在成都已无立足之地。这艘租来的小船载着一家四口和仅剩的家当,在江上漂了整整七日。】

 

【长子宗文,也不知道现在安好否。】

 

【岸边的芦苇丛在夜色中沙沙作响,像无数窃窃私语的幽灵。】

 

【杜甫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船篷慢慢坐下。】

 

【这半年来,他的风痹愈发严重,左腿时常失去知觉。年轻时能骑马射箭的身躯,如今连站立都需倚仗。】

 

【杜甫提起油灯,昏黄的光圈映照着水面漂浮的枯枝败叶。】

 

【他想起三日前经过的渝州,那里的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与他又有什么区别?严武在时,他好歹有个栖身的草堂,如今却真成了无根浮萍。】

 

【一阵剧烈的咳嗽让杜甫弯下腰去,他急忙用袖子掩住嘴,却仍惊醒了浅眠的妻子。】

 

【杨氏担忧地看向杜甫,最终却只能无奈叹息。】

 

【油灯下,她眼角的皱纹比去年更深了。】

 

【杜甫忽然想起他们新婚时在洛阳的春日,杨氏穿着杏色襦裙在桃树下微笑的模样。三十年过去,乱世在他们身上刻下太多伤痕。】

 

【夜渐深了,杜甫轻手轻脚地踏上跳板,拄着竹杖走向河滩。】

 

【春夜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横贯天际,倒映在平静的江面上。】

 

【远处山影如巨兽蛰伏,近处一株孤零零的野梨树开着惨白的花。】

 

【他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竹杖斜倚在身旁。】

 

【江风拂过耳际,带来远处渔火的气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杜甫忽然感到一种奇异的宁静。】

 

【抬头望去,星辰低垂,仿佛触手可及。月光在江心铺就一条碎银般的路,随着微波轻轻晃动。】

 

【杜甫不由地回想起自已这一生。自父亲和姑母去世后,便一直困居长安,四十多岁才得一小官,又逢安史之乱,半生颠沛。如今老病交加,却还要带着妻儿漂泊异乡。】

 

【一只夜鹭从芦苇丛中惊起,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