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
第一百一十七章,茅屋为秋风所破
京大认证教授:“这首诗写的诸葛丞相,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应该是没错了。至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不知道复来大神设计的情节是怎么样的,不太好讲。三顾频烦天下计,可能说的是诸葛丞相三次被贬官或者罢官,然后又三次复起,为了汉朝矢志不渝。并且他历经两朝,忠心耿耿。但最后,却还是未能完成一统就去世了,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额,为啥让后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啊?为啥非要让这个国家一统?另外两个国家都是反派吗?”
“他们的国家叫汉啊,当然是正统。魏和吴一听就是地方割据势力,应该和安禄山一样的。”
“但是……既然是正统,为什么在成都啊?”
“打不过,被撵走了呗。”
“三次罢官,又三次复起,这个丞相也是很厉害的……但是,既然能罢官,就说明皇帝厌恶他了,怎么又复起了呢?”
“以我写小说的经验来看,应该是诸葛丞相很厉害,皇帝用他的时候,就让他做丞相。朝廷好起来了之后就罢官。结果诸葛丞相走了之后,又被其他国家打的快灭国了,只好又把诸葛丞相请来了,请来之后打退了另外两个国家,皇帝一看没事了,又给罢免了,这样操作来了三次!”
“楼上说的很有道理,看来这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京大认证教授:“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不过这位网友分析的确实也有道理。这首诗暂时就不细致的讲了,以后再看吧。”
“啥时候写三国啊?这都出现好几个人物了!”
“对啊!有周郎、小乔、曹孟德、还有这个诸葛丞相,还有咱们的主角曹子建。这都出了五个人物了,小说还连个开头都没写呢!”
“光配角都四个了,感觉应该是大场面啊!”
“期待期待!”
“不知道有没有女主,曹子建比李白都牛逼这么多,应该有不少女主才对吧?”
“……”
韩复来看着这些评论,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四个配角,所以大场面?
啊?
还是继续写杜甫吧。
杜甫的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了。
接下来,韩复来专门细致地描写了两段杜甫在草堂的日常。
在这里,杜甫开辟药圃、菜园,种植粮食、草药。
卖草药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更养了鸡鸭,还有黄鹂白鹭在水边嬉戏,更添乐趣。
读书饮酒,悠闲作诗。
更与农夫、渔夫为友,畅饮至深夜。
虽然生活依旧很是贫困,但却是难得的安定。
直到……
【上元三年四月,肃宗皇帝,玄宗皇帝相继去世。】
【代宗登基,改元宝应。】
【这日,杜甫正在药圃打理草药。】
【他的身体旧病难消,总是疼痛。但这些年,似乎也习惯了。只想能再多挣点银钱,把茅屋的顶重新加装一下,以免经常漏雨。】
【忽然,一阵马蹄声传来。】
【杜甫抬头望去,一群人骑着大马,远远朝这边走来。】
【为首之人,身穿锦袍,气度不凡。后面更有护卫数十人,各个身材高大,威武雄壮。】
【是严武。】
【杜甫欣喜迎接。】
【杜甫比严武大十来岁,虽然一直穷困潦倒,官场不顺,但严武这位节度使,念及两人在凤翔时的友情,又钦佩杜甫的才学,一直对杜甫礼遇有加。】
【杜甫行礼,严武拒绝,两人携手进了屋内。】
【家里没什么美味珍馐,只有浊酒几杯。更无陪客,杜甫便扯着嗓子,将邻家的老翁叫来,一起作陪。】
【严武身居高位,性情暴躁,时常虐杀下人。但对杜甫这位老友,却是宽容又真情,一时宾主尽欢。】
【离别之际,严武道:“今日如此尽兴,子美兄何不作诗记之?”】
【杜甫笑道:“正当如此!”】
【遂作《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严武开怀大笑:“好诗,好诗!”】
【杜甫得见严武,开心了半天,现在就要离开,却还是有些不舍。】
【严武道:“子美兄,我此去,是要离开成都,返回长安任职了。”】
【杜甫愣了一下,笑道:“恭喜严公,重返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