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52章 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第五十二章,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苏轼进了门,接了新娘子,拜别了岳父大人,一套流程下来,已过了将近一个时辰。】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继续敲锣打鼓,喜乐飘扬,又往苏家返回去了。】

 

【回到苏家,又是一阵繁琐的流程。】

 

【最后,在主婚人、证婚人的见证下,拿出了两姓联姻婚书。】

 

【证婚人正是扬州通判沈炼。他虽然位高权重,但一科两进士的苏家,面子还是要给的。】

 

【沈炼拿出婚书,大声朗读着婚书盟誓。】

 

【盟誓曰:】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

 

【然后,让苏轼和林婉签下了自已名字。跟着沈炼自已作为证婚人,也签下自已的名字。】

 

【最终,在苏母和大哥苏辙,以及众宾客的见证下,两人拜天地,拜高堂,拜爱心之人,结成了夫妻。】

 

【主婚人高声喊道:“送入洞房!”】

 

【苏轼和林婉在侍女的牵引下,朝着新房走去。】

 

【旁边,还是幼孩书童,用清脆的声音高声诵读着祝词。】

 

【红烛高照映佳人,月老红线系同心。】

 

【愿君此夜携连理,洞房春暖度良辰!】

 

【又有孩童高声喊道:】

 

【红烛辉煌映红妆,新人携手步华堂。】

 

【今日洞房花烛夜,来年麟儿降吉祥!】

 

【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一路上,苏轼都感觉自已晕晕乎乎的,就像是喝醉了酒一般。也 犹如在云端漫步,飘飘忽忽。】

 

【直到进了洞房,挑起盖头,看到林婉那明艳动人的脸庞,似乎才清醒了过来。】

 

【林婉含羞低头,红着脸颊轻声唤道:“相公~”】

 

【苏轼期期应声,一起喝了合卺酒。】

 

【一夜风光无限,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写到这里,韩复来终于松了口气,休息一下了。

 

总算是写完了。

 

这一段里面,写了好几首诗,还有那个婚礼誓词,想的韩复来头大。

 

春夏秋冬的诗词,是韩复来自已编的。

 

对于被中国璀璨诗词长河熏陶长大的韩复来来说,写首诗其实还是挺简单的。

 

但对于这个文化匮乏的世界的人来说,那就太难了。

 

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熏陶!

 

只要一直上到大学的朋友,都应该读了很多诗,还做过不少分析理解题。

 

对于诗词的那些意象啊什么的,基本都能说出来几个。

 

就像那位去非洲部落当军师的小伙子一样,中国人的军事计谋方面,也一样是天生就比那些黑蛋蛋高出很多的,也是因为熏陶。

 

当然,韩复来写的诗,读起来像诗,但没什么水准,糊弄一下这个世界的人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