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白要出家

第二十一章,李白要出家韩复来再次来到了大礼堂。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昨天一整天白芷之都没和韩复来联系过。

今天,甚至在大礼堂也没看到她人。

韩复来猜测,这个妹子心里估计胡思乱想了很多……

向白芷之表白,就是通过那一枚红豆,但具体怎么表白,这就是个问题了。

韩复来心中纠结的是两个方式。

第一个,就是直接自己发表诗词,就叫《赠白芷之》,把那首红豆抄上就行了。

这首诗没什么典故,现代人写出来也是很合理很正常的。

第二个,就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把这首诗引出来。

韩复来有正确的恋爱观,他向来都知道,表白是宣布胜利的凯歌,并不是发起追求的冲锋号。

虽然他现在有点感觉,白芷之是喜欢自己的,但却不明确。

所以,第一种的直接表白就行不通了。

《赠白芷之》这首诗以这样的名字发表,这几乎就像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了,如果对方同意了,自然是一桩佳话。

但如果对方不同意呢?

自己一个大男人可以没皮没脸,也可以说成是深情勇敢,但白芷之呢,以后说不定会面对不少流言蜚语。

只要大家提到这首诗,就可能随口来一句这个白芷之真是不识好歹。

是的,大家会对白芷之抱有敌意。

韩复来不是对自己有自信,而是对李白,对王维,对苏轼,对杜甫,对陆游,对白居易,对文天祥,对一整个历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先贤们有自信。

抄完李白,自己应该没问题能进入诗词协会了。

再把其他人都抄完,到时候自己最最起码,也能得到个诗仙的名头,再甚至,能成为整个华夏诗词的教父。

到那个时候,别人提起白芷之,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估计和现在提起李薇薇一样,幸灾乐祸。

但白芷之又没做错什么。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白芷之碍于情面,只能答应。这种情况就更可怕了。

所以韩复来选择通过第二种,用小说中的人物引出这首诗,让大家都不那么被动,有大把的考虑选择的余地。

再次进入直播,韩复来心中早有底稿,写的飞快。

上回写到,李白要入赘许家,想让高适出出主意。

【李白让高适帮自己拿主意,但高适知道,既然李白说出口了,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高适没有再劝,只是一个劲的喝酒。】

【高适本来是不喝酒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心中突然特别烦闷,只想大醉一场。】

【醉意浓时,他似乎又看到了当初和李白相识的场景,那是一个意气风发,潇洒不羁,满怀壮志的青年。他的诗词快意又锋利,飘渺又豪迈,让人一读,便能感受到铺天盖地的豪情。】

【又想到两人谈论诗词,谈论抱负,谈论理想。一起愤世嫉俗,一起喊出那句致君尧舜上的心中理念。】

【又想到了李白的那些诗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倪生”,“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抬头一看,醉眼朦胧间,还能清晰地看到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只是,只是,李太白要去给许家当赘婿了啊……】

【第二天。】

【李白去了湖南安陆,王维隐居山水之间,而高适,再次回到了村里,再次过上了耕地读书,练武写诗的日子。】

【再次听到李白的消息,是在三年后了。】

【这三年间,李白很少有诗作传出,唯一流传出来的,是一首送给朋友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