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 作品

第732章 江淹《别赋》

别赋

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擦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惟尊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迥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蹔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别赋》赏析

《别赋》是南朝文学家江淹的骈文代表作,以离别为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文辞优美,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主题思想

1. 离别之悲的深刻洞察:开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奠定全文基调,点明离别是人生最令人痛苦的事。随后通过描写不同身份、场景下的离别,如富贵者、剑客、从军者、远赴异国者、夫妇、学道求仙者、恋人等,全面而深入地展现离别之悲的普遍性与多样性,揭示了离别对人们心灵的巨大冲击。

2.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离别这一人生常态,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不同人物离别后命运未知,相聚无期,反映出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奈,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二、艺术特色

1. 细腻的场景与情感描绘:对各种离别场景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将环境描写与人物情感紧密融合。如写富贵者离别,“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描绘出奢华的饯别场面,乐声美人却难掩离别哀伤;写从军者离别,“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以辽远苦寒的边疆与温暖芬芳的家乡对比,强化离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这些描绘,使读者感同身受。

2. 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每种人物的离别都独具特色。剑客报士“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擦血相视”,展现其重义轻生、决绝勇敢;闺中思妇“织锦曲兮泣已尽,迥文诗兮影独伤”,刻画其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孤独哀怨。这些形象个性鲜明,使离别之情更加具体可感。

3. 优美的语言与骈文技巧:语言优美华丽,善用对偶、排比、用典等骈文手法。如“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对偶工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多处引用典故,如“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分别指聂政刺韩相侠累、豫让为智伯报仇、专诸刺吴王僚、荆轲刺秦王等故事,使文章内涵丰富,增添文化底蕴。

4. 结构精巧,层次分明:采用“总 - 分 - 总”结构。开篇总述离别之悲,引出下文;中间分别描写七种不同类型的离别,层次清晰,多角度展现主题;结尾总结,强调离别之情难以用笔墨形容,回应开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三、文化价值

1. 文学创作的典范:《别赋》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离别主题创作提供范例。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如场景描写、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对骈文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2. 社会文化的反映:从侧面反映南朝社会文化风貌,当时社会动荡,人们常面临生离死别,此赋所表达的离别之痛引发广泛共鸣。同时,展现了南朝文学注重形式美、追求辞藻华丽的特点,体现当时的审美风尚。

解析

1.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解析:以“黯然销魂”这一强烈的情感表达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世间最令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离别。奠定了全文哀伤悲戚的基调,让读者瞬间沉浸于离别的愁苦氛围之中。

2.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 解析:进一步阐述离别的艰难程度,像秦国与吴国、燕国与宋国,这些国家地域相隔极为遥远,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或是一北一南,相距千里,一旦分离,相见极为不易,突出空间距离给离别增添的沉重感。

3.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 解析:从时间角度描述离别。有时在春天青苔刚刚滋生的美好时节分别,有时又在秋风突然刮起的肃杀之际分离。春天与秋天,一个生机盎然,一个万物凋零,不同季节的离别都蕴含着独特的愁绪,表明无论何时离别,都让人痛苦不堪。

4.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 解析:因此,即将远行的游子肝肠寸断,内心充满了各种凄凉悲苦的情绪。“肠断”“百感凄恻”生动地描绘出游子面对离别时极度痛苦的内心状态,直接抒发其离别之悲。

5.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 解析:描绘离别时的自然环境,风声萧萧,听起来异常凄厉;云雾漫漫,呈现出奇异的色彩。通过对风声和云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压抑且充满哀愁的氛围,以环境烘托游子内心的悲伤,情景交融。

6.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 解析:“凝滞”“逶迟”形象地写出船在水边停滞不前,车在山旁缓缓而行的状态。仿佛车船也因主人的离别之情而不忍前行,实则是游子内心不舍,觉得行程缓慢,侧面烘托出离别的沉重与不舍。

7.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 解析:船桨划动,却徘徊不前;马儿嘶鸣,声声透着寒意且久久不停。“容与”描绘船桨划动时迟缓犹豫的样子,“寒鸣”则赋予马的叫声以寒冷、哀伤的情感色彩,进一步渲染离别时的凝重与悲伤氛围。

8.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 解析:游子面对金杯中的美酒,却无心饮用,随手将其掩盖;伤心的泪水横流,沾湿了车前的轼木。“掩金觞”表现出离别的悲伤让游子失去了饮酒的兴致,“横玉柱(琴瑟上的弦柱,代指琴瑟)而沾轼”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细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游子的悲痛之情。

9.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 解析:留下来的人忧愁地躺在床上,神情恍惚,仿佛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生动地刻画了居者因亲人或友人离去而陷入深深忧愁与失落的状态,“怳若有亡”细腻地表现出其内心的空虚与迷茫。

10. 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

- 解析:描写时间的流逝,太阳从墙壁上落下,失去了光彩;月亮爬上轩窗,洒下清冷的光辉。通过日夜交替的景象,暗示居者在离别后的日子里,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忧愁之中,时间的推移更增添了其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11.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 解析:居者看到红色的兰花承受着露珠,青色的楸树经历着霜打。以兰花和楸树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象征居者在离别后的处境,借景抒情,表达出居者内心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离人不归的感慨。

12. 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 解析:居者在高大的房屋里徘徊,关上房门却倍感空虚;抚摸着锦绣的帷幕,只觉一片虚幻与寒凉。“空”“虚凉”真切地传达出居者在离别后,面对曾经共同生活的空间,却物是人非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13.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 解析:居者深知远行之人在梦中也会徘徊不前,心意不定,想象着离别的魂魄在空中飞扬。从居者的角度,通过对行者梦境和魂魄的想象,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苦,体现出双方对彼此的深切思念和牵挂。

14.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 解析:总结上文,指出虽然离别的情绪大致相同,但离别的具体情形却多种多样。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不同类型离别场景的具体描述。

15.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 解析:描述富贵者的离别场景。他们骑着配有银鞍的骏马,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在东都门外设帐饯行,或是在金谷园里送别宾客。展现出富贵者离别时的奢华场面,然而奢华的背后,依然难以掩盖离别的哀伤。

16.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 解析:此时琴瑟弹奏着羽调,箫鼓齐鸣,还有燕赵美女的歌声。音乐和歌声本应带来欢乐,但在这离别之际,却更增添了伤感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突出富贵者离别时内心的痛苦。

17. 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 解析:描绘饯别宴席上,珠宝玉石光彩夺目,在暮秋的氛围中更显艳丽;罗绮华服,即便在初春时节也显得格外娇艳。通过对华丽物品的描写,再次强调富贵者离别场景的奢华,同时也暗示出无论外在如何奢华,都无法减轻离别的悲伤。

18.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 解析: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音乐之美妙动听,连正在吃草的驷马都惊讶得仰起头来倾听,潜伏在深渊中的鱼儿也浮出水面。从侧面烘托出饯别时音乐的感染力,进一步渲染离别氛围,同时也表明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无法消除离别的哀愁。

19.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 解析:最终到了分手的时候,人们不禁泪流满面,感受到分别后的寂寞,内心哀伤万分。直白地表达出富贵者在离别那一刻的悲痛之情,尽管拥有财富和奢华的送别场面,但离别带来的寂寞和哀伤依然刻骨铭心。

20.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擦血相视。

- 解析:讲述剑客、少年报士这类重义轻生之人的离别。他们因感恩图报,像聂政刺杀韩相侠累(韩国)、豫让为智伯报仇(赵厕)、专诸刺杀吴王僚(吴宫)、荆轲在燕国街市与友人分别去刺秦王(燕市)等,割舍对亲人的慈爱,忍心离开家乡。他们挥泪诀别,擦拭着血泪相互凝视,表现出这类人在为义而别时的悲壮与决绝。

21.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 解析:他们驱赶着出征的马,义无反顾地前行,只见马蹄扬起的尘土不时飞扬。描绘出剑客和报士离去时的坚定姿态,“不顾”二字凸显其为实现使命而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决心。

22.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 解析:他们只是怀着感恩之情,希望凭借一剑之力报答恩情,并非为了在黄泉之下留下虚名。表明剑客报士的行为是出于内心的忠义和感恩,而非追求个人名利,进一步升华了他们的形象和离别时的悲壮情感。

23.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 解析:当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时,连金石都会为之震动变色,亲人也会因悲痛而心死。运用夸张手法,强调这种离别所带来的震撼和悲痛程度,不仅是离别者本人,就连周围的一切,包括金石和亲人,都深受触动,突出了这种为义而别的壮烈与哀伤。

24.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 解析:描述从军者的离别背景和戍边之地的环境。边疆地区战事未平,人们背负着弓箭参军。辽水广阔无边,雁山高耸入云,勾勒出边疆的辽阔与险峻,暗示从军者即将面临的艰难险阻和未知命运。

25.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 解析:转而描绘家中温暖的春风轻拂,田间小路的春草散发着香气,与前文边疆的苦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从军者与家乡的巨大差异,强化离别之苦,也表现出从军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6. 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 解析:描绘家乡春日的美景,太阳升起,光芒照耀大地;露珠落下,闪耀着光彩。阳光映照下,红色的尘埃明亮灿烂,春日的气息浓郁而温暖。通过细腻描绘家乡美好的春光,进一步烘托出从军者离别家乡的不舍之情。

27.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 解析:从军者与亲人在桃李树下依依不舍地分别,母亲送别儿子时,泪水沾湿了罗裙。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出亲人之间离别的悲痛与不舍,母子之情在这一画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28.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

- 解析:说到有人要奔赴极其遥远的异国他乡,哪里还能期望有相见的日期呢?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远赴异国者离别后重逢的渺茫,直接表达出他们对未知命运和离别后难以相见的忧虑与哀伤。

29. 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 解析:他们望着故乡高大的树木,在北桥与亲人朋友诀别,从此永远离开。“视乔木”体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不舍,“决北梁”则表明离别的决绝,一景一情,将远赴异国者的复杂情感展现得十分深刻。

30. 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 解析:身边的人因离别而心神震动,亲朋好友们泪水横流。从侧面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烘托出离别场景的哀伤氛围,同时也表明这种离别之痛不仅仅是离人自身的感受,还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31. 可班荆兮赠恨,惟尊酒兮叙悲。

- 解析:大家只能像古人那样在地上铺开荆草坐下,互诉离别的遗憾,唯有举起酒杯来倾诉心中的悲伤。“班荆”运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蕴,生动描绘出离别时人们倾诉悲伤、互道珍重的场景,表达出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32.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

- 解析:描绘离别时的季节和时间,正当秋雁南飞、白露降下的时候。秋天本就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秋雁南飞象征着游子的离去,白露的清冷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以景衬情,营造出浓郁的悲伤氛围。

33.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 解析:离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怨,随着远去的身影,这哀怨在弯曲的远山处回荡;他们走了又走,一直来到长河之畔。通过对离人行动和内心情绪的描写,将哀怨之情具象化,仿佛可以看到哀怨在山水间蔓延,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情绪。

34.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 解析:讲述夫妻间的离别,丈夫住在淄水西边,妻子住在黄河之北,点明夫妻分居两地的状况,为下文描写他们的相思之苦埋下伏笔。

35. 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 解析:回忆过去夫妻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清晨一起欣赏美玉玉佩在阳光下的光泽,傍晚共同享受金炉中散发的香气。与如今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夫妻分离后的痛苦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36.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 解析:如今丈夫在千里之外为官,妻子独自在家,如同瑶草般美好却无人欣赏,空自芬芳。“结绶”指为官,“瑶草”象征妻子,表达出妻子对丈夫远离、自己独守空闺的哀怨与无奈。

37.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 解析:妻子因无人欣赏而羞于弹奏幽闺中的琴瑟,高台之上的织机也蒙上了灰尘,暗示妻子无心操持家务,表现出她因丈夫离别而陷入深深的忧愁之中,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38.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 解析:分别描写春夏秋冬四季妻子独守空闺的情景。春天,宫殿里关闭着青苔的颜色,无人欣赏;秋天,帷帐中只有明月的光辉相伴;夏天,竹席清凉,白昼却漫长难捱;冬天,灯油凝结,夜晚更是无比漫长。通过四季不同场景的描绘,以时间的流转强化妻子在离别后的孤独寂寞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每个季节都充满了愁绪。

39. 织锦曲兮泣已尽,迥文诗兮影独伤。

- 解析:用前秦窦滔妻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丈夫的典故,表现妻子为表达思念之情,织锦作诗,泪水流尽,只能独自对着自己的影子哀伤。生动地刻画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和离别后的孤独痛苦。

40.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 解析:提到那些华山的方士,服食丹药以求成仙,返回山中。他们的道术已经很精妙了却还在继续学习,所悟之道已至寂静之境却尚未得到真传。描绘学道求仙者为追求长生不老、超凡脱俗而不断修炼的状态。

41.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 解析:他们一心守着炼丹的炉灶,毫不顾及其他,专心致志地炼制金鼎中的丹药,意志坚定。通过对学道求仙者专注炼丹的描写,突出他们对求道的执着。

42.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蹔游万里,少别千年。

- 解析:想象他们一旦修炼成功,便能驾着仙鹤、乘着鸾鸟飞上天空,瞬间游遍万里,人间已过千年。描绘学道求仙者超凡脱俗的境界和漫长的修炼过程,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离别,与前文世俗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

43.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 解析: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看重人世间的离别之情,在离别时,依然深情地向主人辞谢。说明即使追求超脱的学道者,也难以割舍人间的情感,体现出离别之情的普遍性和深沉性。

44.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 解析:引用《诗经》中关于男女爱情的典故,如“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以及卫国和陈国的女子与恋人的故事,引出恋人之间的离别场景。表明恋人离别也是自古以来常见的离别类型,为下文具体描写恋人离别之情做铺垫。

45.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解析:描绘春天绿草如茵,春水碧波荡漾,女子在南浦送别恋人,内心痛苦万分。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悲伤,“送君南浦”点明离别地点,“伤如之何”直接抒发女子内心的伤痛,情景交融,将恋人离别的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

46.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 解析:又描写秋天的景色,秋露如珍珠般晶莹,秋月如美玉般皎洁,在这明月白露的时光流转中,与恋人分别,心中的思念之情徘徊不去。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恋人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和内心的惆怅。

47.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 解析:总结上文,指出离别方式多种多样,离别缘由各不相同,但只要有离别就必然会产生怨恨,怨恨之情必然会充满内心,让人心神丧失、惊恐,内心如同被折断、骨头仿佛被惊碎一般痛苦。此句进一步强调了离别所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无论何种形式的离别,都给人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精神创伤,深化了“离别之悲”这一主题。

48. 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 解析:即便有像王褒(字子渊)、扬雄(字子云)那样擅长写作的人,像严安、徐乐那样文笔精妙的人,以及金马门、兰台的众多杰出才俊,他们的辞赋有高出云霄的声誉,他们的辩论有着精妙绝伦的口才,但又有谁能够描绘出短暂分离时的情状,书写出永别时的哀伤之情呢!这里通过列举众多才华横溢之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离别之情的复杂与深沉,难以用笔墨准确地形容和表达,再次凸显了离别之悲的刻骨铭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余韵悠长。

句译

1.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翻译: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离别啊!

2.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 翻译:何况秦国和吴国是相隔极远的国家,燕国和宋国也相距千里。

3.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 翻译:有时在春天青苔刚刚长出的时候分别,有时又在秋风突然刮起之际分离。

4.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 翻译:因此远行的游子肝肠寸断,各种悲感交集,满心凄凉。

5.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 翻译:风声萧萧发出与往日不同的声响,云雾漫漫呈现出奇异的颜色。

6.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 翻译:船在水边停滞不前,车在山旁缓缓移动。

7.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 翻译:船桨划动迟缓,怎能向前行进,马在寒夜中嘶鸣不止。

8.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 翻译:关上金杯,谁还有心思饮酒,泪水纵横,沾湿了车前的横木。

9.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 翻译:留在家里的人忧愁地躺着,恍惚间像丢了什么似的。

10. 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

- 翻译:太阳从墙壁上落下,失去了光彩,月亮爬上了栏杆,洒下一片清光。

11.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 翻译:看到红色的兰花沾满露珠,望着青色的楸树历经霜打。

12. 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 翻译:在高大的房屋里徘徊,空自掩门,抚摸着锦制的帷幕,只感到空虚、凄凉。

13.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 翻译:料想离人的梦也会徘徊不前,想象离别的魂魄在空中飞扬。

14.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 翻译:所以说,离别之情虽然一样,但离别的事情却有各种各样。

15.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 翻译:至于那骑着配有银鞍的骏马,乘坐装饰华丽车子的人,在东都门外设帐饯行,在金谷园里送别宾客。

16.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 翻译:琴弹奏着羽调,箫鼓齐鸣,燕赵美女的歌声,使人为之哀伤。

17. 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 翻译:珍珠美玉在暮秋的景色里光彩艳丽,绫罗绸缎在初春时节更加娇艳。

18.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 翻译:这音乐使正在吃草的驷马惊讶地仰起头,使深渊中的赤鳞鱼浮出水面。

19.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 翻译:到了分手的时候,大家都泪流满面,为即将到来的寂寞而伤感。

20.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擦血相视。

- 翻译:又有以侠义自许的剑客和以报恩为志的少年,像聂政刺韩相侠累、豫让为智伯报仇、专诸刺吴王僚、荆轲刺秦王,他们割舍对亲人的慈爱,忍心离开家乡,流着泪相互诀别,擦着血泪彼此凝视。

21.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 翻译:他们驱赶着战马义无反顾地前行,只见马蹄扬起的尘土不时飞扬。

22.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 翻译:他们一心想着凭借一剑之力报答恩情,并非为了在黄泉之下留下虚名。

23.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 翻译:这种行为使金石为之震动变色,使亲人悲痛得心如死灰。

24.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 翻译:有的是因为边疆战事未平,背着弓箭参军。辽水广阔无边,雁山高耸入云。

25.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 翻译:家中春风温暖,田野上春草散发着香气。

26. 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 翻译:太阳升起,天空闪耀着光芒,露珠落下,大地呈现出光彩。阳光照耀下,红色的尘埃明亮灿烂,春日的气息浓郁而温暖。

27.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 翻译:攀着桃李枝条,不忍分别,母亲送别儿子,泪水沾湿了罗裙。

28.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

- 翻译:至于有人要奔赴极其遥远的异国他乡,哪里还能期望有相见的日期呢?

29. 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 翻译:望着故乡的大树,在北桥与亲人朋友诀别,从此永远离开。

30. 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 翻译:身边的人因离别而心神震动,亲朋好友们泪水横流。

31. 可班荆兮赠恨,惟尊酒兮叙悲。

- 翻译:大家只能像古人那样在地上铺开荆草坐下,互诉离别的遗憾,唯有举起酒杯来倾诉心中的悲伤。

32.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

- 翻译:正当秋雁南飞之日,又逢白露降下之时。

33.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 翻译:离人心中的哀怨在弯曲的远山处回荡,走了又走,一直来到长河之畔。

34.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 翻译:又比如丈夫住在淄水西边,妻子住在黄河之北。

35. 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 翻译:曾经清晨一起欣赏美玉玉佩在阳光下的光泽,傍晚共同享受金炉中散发的香气。

36.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 翻译:如今丈夫在千里之外为官,妻子独自在家,如同瑶草般美好却无人欣赏,空自芬芳。

37.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 翻译:妻子因无人欣赏而羞于弹奏幽闺中的琴瑟,高台之上的织机也蒙上了灰尘。

38.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 翻译:春天,宫室关闭着青苔的颜色,无人欣赏;秋天,帷帐中只有明月的光辉相伴;夏天,竹席清凉,白昼却漫长难捱;冬天,灯油凝结,夜晚更是无比漫长。

39. 织锦曲兮泣已尽,迥文诗兮影独伤。

- 翻译:像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泪水流尽,只能独自对着自己的影子哀伤。

40.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 翻译:倘若有华山的方士,服食丹药以求成仙,返回山中。他们的道术已经很精妙了却还在继续学习,所悟之道已至寂静之境却尚未得到真传。

41.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 翻译:他们一心守着炼丹的炉灶,毫不顾及其他,专心致志地炼制金鼎中的丹药,意志坚定。

42.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蹔游万里,少别千年。

- 翻译:一旦修炼成功,便能驾着仙鹤、乘着鸾鸟飞上天空,瞬间游遍万里,人间已过千年。

43.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 翻译: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看重人世间的离别之情,在离别时,依然深情地向主人辞谢。

44.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 翻译:还有像《诗经》中芍药赠别的诗篇,佳人吟唱的情歌。卫国桑中、陈国上宫的少女。

45.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翻译:春天绿草如茵,春水碧波荡漾,在南浦送别你,内心的伤痛该如何诉说!

46.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 翻译:到了秋天,秋露如珍珠般晶莹,秋月如美玉般皎洁,在这明月白露的时光流转中,与你分别,心中的思念之情徘徊不去。

47.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 翻译:因此,离别方式多种多样,离别缘由各不相同,但只要有离别就必然会产生怨恨,怨恨之情必然会充满内心,让人失去意志、惊恐万分,内心如同被折断、骨头仿佛被惊碎一般痛苦。

48. 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 翻译:即使有王褒、扬雄那样精妙的文笔,严安、徐乐那样精湛的文思,金马门的诸多才俊,兰台的众多精英,他们的辞赋有高出云霄的声誉,他们的辩论有着精妙绝伦的口才,又有谁能够描绘出短暂分离时的情状,书写出永别时的哀伤之情呢!

全译

最让人神情沮丧、失魂落魄的,唯有离别啊!更何况秦国与吴国是相隔极远的异国,燕国与宋国也相距千里之遥。有时离别在春天青苔刚刚萌生之际,有时又在秋风突然刮起之时。

所以离家远行的游子肝肠寸断,百感交集,满心悲戚。风声萧萧,听来异于平常;云雾漫漫,望去色泽奇异。船在水滨停滞不前,车在山侧缓缓移动。船桨划动迟缓,怎能向前?马儿因寒嘶鸣,久久不停。游子掩起金杯,无心饮酒,泪水纵横,沾湿车前横木。

留在家中的人忧愁地卧着,恍惚若有所失。太阳从墙壁落下,光彩渐消,月亮爬上轩窗,洒下清光。看到红兰承受着露珠,望见青楸经历着寒霜。在高大的房屋中徘徊,徒然掩门,抚摸锦制帷幕,只感空虚寒凉。料想离人在梦中也会徘徊不前,想象离别的魂魄在空中飞扬。

所以说,离别之情虽大致相同,离别的具体情事却有千差万别:

至于骑着配有银鞍的骏马,乘坐朱红轩车、彩绣车轴的人,在东都门外设帐饯别,于金谷园中送客。琴弹奏着羽调,箫鼓陈列奏响,燕赵美女悲歌,令美人伤怀;珠宝美玉在暮秋中艳丽非常,绫罗绸缎在初春时娇美无比。这乐声使驷马吃草时仰头倾听,让深渊中的赤鳞鱼浮出水面。到了分手时,人人含泪,为即将到来的孤寂而黯然神伤。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情的剑客,以报恩为志的少年侠士,像聂政刺韩相侠累、豫让在赵襄子宫厕行刺、专诸刺杀吴王僚、荆轲在燕市与友诀别,他们割舍对亲人的慈爱,忍心离开家乡,挥泪共相诀别,擦拭着血泪彼此凝视。他们驱马前行,头也不回,只见路上尘土不时扬起。他们一心凭借一剑之力报答恩情,并非想在黄泉之下留下声名。这种行为能使金石震动变色,令亲人悲痛到心死。

有的是因为边疆不太平,背着弓箭参军。辽水广阔没有尽头,雁山高耸插入云霄。家中春风温暖,路上春草飘香。太阳升起,天空闪耀光芒,露珠落下,大地呈现光彩。阳光照耀,红色尘埃明亮灿烂,春日气息浓郁而温暖。攀着桃李枝条,不忍分别,母亲送别儿子,泪水沾湿罗裙。

至于有人要奔赴遥远的异国,哪有相见的日期?望着故乡的乔木,在北桥与亲友永别。左右之人魂魄震动,亲朋好友泪水流淌。只能像古人那样铺荆而坐,互诉离恨,唯有借酒倾诉悲伤。正当秋雁南飞之日,恰逢白露降下之时。离人怨恨在远山弯曲处回荡,走了又走,来到长河之畔。

又比如丈夫住在淄水西边,妻子住在黄河之北。曾经清晨同赏美玉玉佩在阳光下的光泽,傍晚共嗅金炉中散发的香气。如今丈夫在千里之外为官,妻子独自在家,空有如花美貌。因无人欣赏,她羞于弹奏幽闺中的琴瑟,高台之上的织机也蒙上灰尘。春天,宫室关闭着青苔的颜色;秋天,帷帐中只有明月的光辉;夏天,竹席清凉,白昼漫长难捱;冬天,灯油凝结,夜晚无比漫长!妻子如苏蕙织锦作诗,泪水流尽,独自对着自己的影子哀伤。

倘若有华山的方士,服食丹药后返回山中。道术已精妙却仍在学习,道已至寂静之境却尚未得到真传。他们一心守着炼丹炉灶,专注炼制金鼎中的丹药。一旦修炼成功,便能驾鹤乘鸾,飞升上天。瞬间游遍万里,人间已过千年。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看重人世间的离别之情,离别时,依然深情地向主人辞谢。

还有《诗经》中芍药赠别的诗篇,佳人吟唱的情歌。卫国桑中的少女,陈国上宫的美女。春天绿草如茵,春水碧波荡漾,在南浦送别你,心中的伤痛该如何诉说!到了秋天,秋露如珍珠般晶莹,秋月如美玉般皎洁,在这明月白露的时光流转中,与你分别,心中思念之情徘徊不去。

因此,离别方式各不相同,离别原因也名目繁多,有离别必有哀怨,有哀怨必然充满心间,让人意志丧失、惊恐万分,内心如同被折断、骨头仿佛被惊碎一般痛苦。即使有王褒、扬雄那般绝妙的文笔,严安、徐乐那般精湛的文思,金马门的众多才俊,兰台的各位精英,他们的辞赋有高出云霄的美誉,辩论有着精妙绝伦的声名,又有谁能描绘出短暂分离的情状,书写出永别时的哀伤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