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 作品

第676章 柳恽《捣衣诗?其三》

捣衣诗?其三 柳恽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

 赏析:

 《捣衣诗·其三》是柳恽以思妇视角创作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思妇复杂的内心世界,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担当。

 一、主题情感

 1. 时光流逝之叹:开篇“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借鹤鸣触发愁绪,以采菉感伤岁暮,凸显思妇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与喟叹。鹤鸣的孤寂,采菉时的秋末氛围,让她意识到一年将尽,青春流逝,而丈夫未归,加重内心惆怅。

 2. 夫妻相互牵挂:“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体现夫妻间跨越距离的牵挂。思妇深知丈夫远游,希望自己打理好家中事务,准备衣物。这种相互的思念与默契,展现夫妻情深,也暗示思妇在分离中的坚守与责任。

 3. 孤独寂寞之感:“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描绘出静谧清冷的秋夜景色。秋风拂潭、明月高悬,营造出宁静又萧瑟的氛围,衬托思妇的孤独。在这寂静夜晚,她因思念丈夫难以入眠,秋景更添内心的寂寞与凄凉。

 4. 生活的担当与坚韧:“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尽管内心愁苦,思妇仍精心修饰,与同伴投入劳作。这展现出她的坚韧,在思念煎熬下,努力维持生活,以实际行动等待丈夫归来,体现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与意象营造:诗中借助“鹤鸣”“采菉”“秋风”“绿潭”“明月”“高树”等意象,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氛围。鹤鸣引发叹息,采菉触动时光之伤,秋景烘托孤独,使情感与景色交融,增强诗歌的抒情性与感染力。

 2. 心理刻画细腻:“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直白又细腻地刻画思妇心理。她深知丈夫期望,这种对彼此心意的了解,深入展现夫妻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思妇的思念与担当。

 3. 场景转换自然:从开篇的感时伤怀,到对丈夫的思念,再到秋夜景色描绘,最后回到日常生活场景,场景转换自然流畅。这种转换全面展现思妇的情感变化,丰富诗歌层次,使诗歌具有生动的叙事感与画面感。

 ……

 解析:

 1.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

 - 解析: “鹤鸣”在古诗中常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且略带寂寥的氛围,其叫声穿透空间,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这里听到鹤鸣,使得思妇不禁发出长久的叹息。“劳永叹”强调叹息的深沉与长久,凸显思妇内心愁绪之浓重。“采菉”,“菉”指荩草,古代女子常采摘它用于一些生活用途。而此时在暮秋时节采菉,暮秋意味着一年即将结束,万物走向凋零,思妇由此感伤时光的流逝,感慨一年又将过去,可远方的丈夫依旧未归,岁月的变迁加重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2. 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