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 作品

第658章 孔稚珪《白马篇·骥子局且鸣》

白马篇·骥子局且鸣 孔稚珪

 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

 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

 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

 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

 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

 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

 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

 ……

 赏析:

 《白马篇·骥子局且鸣》以激昂的笔触、丰富的意象与宏大的叙事,塑造出英勇无畏的少年将军形象,展现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是一首洋溢着阳刚之美的边塞诗作。

 一、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描绘

 开篇 “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便营造出强大的军事氛围。被拘束的良马嘶鸣,暗示着即将奔赴战场的躁动与急切,而 “铁阵与云平” 以夸张手法,描绘出军阵如钢铁般坚固,高耸入云,尽显军容之盛。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通过地点的迅速转换,突出行军速度之快,展现战争的紧张节奏。 “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则渲染出敌人来势汹汹,从四面合围,尘土飞扬,营造出紧张危急的战争局势,为后文的战斗胜利蓄势。

 二、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塑造

 诗中着力刻画少年将军的英勇。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直抒少年将军的豪迈斗志,为君出征的决心坚定。 “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运用夸张,将将军武器的威力夸张到极致,仿佛能触摸白日、斩断流星,生动展现其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气概。面对匈奴强大攻势,将军 “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左右开弓,大破敌军,展现出卓越军事指挥才能与战斗实力,尽显英雄本色。

 三、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彰显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 是全诗主旨升华之笔。将军们将消灭外敌视为首要目标,不追求个人荣华富贵,即便胜利归来,也不在意是否能建造豪华宅第。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怀,深刻体现了他们纯粹的爱国精神,点明大丈夫应以保家卫国、建立不朽功勋为志向,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四、艺术特色

 1. 用典巧妙:“勒石燕然道” 巧用东汉窦宪典故,借古喻今,不仅丰富诗歌内涵,增添历史厚重感,更暗示少年将军如同窦宪般的丰功伟绩,使诗歌表达更为含蓄深刻。

 2. 节奏明快:全诗节奏紧凑,从出征行军到战斗胜利,层层推进,毫不拖沓。如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等句,简洁利落,增强诗歌的紧迫感与节奏感,使读者仿若置身于紧张激烈的战争情境之中。

 3. 风格豪放:语言豪迈奔放,意象雄浑壮阔,如 “铁阵与云平”“雄戟摩白日” 等,展现出豪迈刚健的风格,洋溢着积极进取、英勇无畏的精神,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

 解析:

 1. 骥子局且鸣,铁阵与云平

 - 解析: “骥子”即良马,这里借指骑在马上的勇士。马被缰绳拘束却仍嘶鸣,这一细节刻画,既展现出马的矫健与不甘束缚,又从侧面暗示骑手的昂扬斗志,仿佛迫不及待奔赴战场。 “铁阵与云平”,“铁阵”描绘军队的阵列如同钢铁般坚固,象征着强大的战斗力与严明的纪律;“与云平”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军阵的高大,似乎与云相接,凸显出军队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营造出宏大的战争前奏氛围。

 2. 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

 - 解析: “汉家”点明所属阵营,这里借汉指代作者所处时代的国家。 “嫖姚将”原指汉代霍去病,他曾任嫖姚校尉,作战勇猛,此诗以其指代诗中的少年将军,暗示其如霍去病般英勇无畏。 “驰突”生动地描绘出将军率领军队快速奔驰、迅猛冲击的动态画面,“匈奴庭”则明确了作战目标,表明将军长驱直入,直捣敌人老巢,展现出果敢决绝的战斗姿态。

 3.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

 - 解析: “少年”表明主人公的年轻,充满朝气与活力。 “斗猛气”直接写出少年将军斗志昂扬,浑身散发着勇猛无畏的气概。 “怒发”运用夸张,形象地表现出少年将军因愤慨敌人侵犯、为保卫国家而义愤填膺的状态,“为君征”则点明出征的原因,体现出对君主的忠诚,将少年将军的爱国之情与使命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4. 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

 - 解析: “雄戟”和“长剑”是将军的武器,代表着战斗力量。 “摩白日”“断流星”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形容将军手中武器的威力巨大,仿佛可以触摸到太阳,能够斩断划过天际的流星。这不仅凸显武器的锐利,更通过这种夸张渲染,表现出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敌,具有排山倒海、气吞宇宙的磅礴气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5.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 解析: “早”与“晚”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突出时间的短暂。 “飞狐塞”和“楼烦城”是边疆的重要关隘与城镇,表明行军路线。此句通过一天内从飞狐塞出发,晚上就到达楼烦城,以地点的快速转换,展现出军队行军速度之快,反映出战争局势的紧迫,同时也暗示军队的行动敏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