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王融《双声诗》
双声诗 王融
园蘅眩红蘤,湖荇燡黄华。
回鹤横淮翰,远越合云霞。
……
赏析:
王融的《双声诗》独具特色,在展现自然美景的同时,巧妙运用双声特点,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意象营造:构建自然画卷
1. 花草意象:开篇“园蘅眩红蘤,湖荇燡黄华”,描绘了园中杜蘅红花耀眼,湖边荇菜黄花闪耀的画面。 “园蘅”与“湖荇”点明植物生长环境,一园一湖,空间转换自然。“眩”“燡”生动表现出花朵艳丽繁茂与光泽,色彩上红与黄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生机与活力,构成一幅绚烂的植物景观图,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
2. 飞鸟意象:“回鹤横淮翰,远越合云霞”引入动态的飞鸟意象。回鹤在天空盘旋后横越淮河,“回”写其盘旋姿态,“横”凸显飞行气势,展现广阔空间感。“远越合云霞”描绘鹤渐飞渐远融入云霞,营造出空灵、缥缈意境,使画面由近及远、由实转虚,增添了诗意与想象空间,展现出自然的宏大与神秘。
二、音韵特色:双声之美与表达效果
1. 双声构建独特韵律:作为双声诗,绝大部分字用“匣”母(h) ,在古音韵中,“晓匣影喻”为一纽,“喻”为“匣”之旁纽,皆为喉音。这使得诗歌在朗读时产生独特的音韵效果,声母相同形成连绵不绝的发音感受,如同潺潺流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2. 音韵与意境契合:这种独特音韵与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象相契合。柔和、连贯的喉音,恰似园中微风拂过花草,湖面轻波荡漾,以及鹤在天空悠然飞翔,营造出宁静、悠远氛围,使读者在感受音韵美的同时,更能沉浸于诗歌所营造的自然意境之中,达到音韵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三、结构布局:层次分明,动静结合
1. 层次清晰:诗歌在结构上章法井然,前两句聚焦植物,后两句转向飞鸟,从静景到动景,从微观的花草到宏观的飞鸟与天空,层次清晰,逐步拓展诗歌的空间与意境,使读者的视野和感受不断延伸。
2. 动静结合:前两句描写花草为静景,展现自然的静态美;后两句鹤的飞行是动景,动静相互映衬。静景的描绘为动景铺垫,动景的出现打破宁静,赋予画面活力与动感,使诗歌所呈现的自然世界更加生动鲜活,充满生命力。
……
解析:
1. 园蘅眩红蘤,湖荇燡黄华
- 意象与色彩运用: “园蘅”指园林中的杜衡,一种散发着香气的草本植物,“红蘤”即红色的花朵,二者组合描绘出园林里红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湖荇”点明是生长在湖中的荇菜,“黄华”表示黄色的花朵,呈现出湖边荇菜黄花绽放的画面。这里红与黄两种鲜明色彩对举,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