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98章 铁网下的无声惊雷

省第一监狱的“溯源与疗愈”计划在脆弱而坚定的推进中,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却足以撼动所有人内心的关键节点。狐恋文学 醉鑫章結庚辛筷这并非一场激烈的冲突,而是一次无声的、却力量千钧的真相传递。

陶成文(假军官)在省司法警官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接受强制治疗期间,病情时有反复,但在药物控制和专业干预下,偶尔会出现短暂的清醒窗口。在一次这样的清醒时刻,面对心理医生的深入引导,或许是出于一种临终忏悔般的冲动(其身体状况因长期身心煎熬已极度恶化),或许是内心深处残存的一丝对公道的渴望,他断断续续、但清晰地口述了一份补充材料。

这份材料没有过多描述仓库围殴本身的暴力(那已是众所周知),而是聚焦于事件的前因,特别是孙鹏飞(石家庄)如何多次在他面前表达对魏超(新城场站油料股)“愚蠢”、“碍事”的极度不满和蔑视,以及孙鹏飞如何早就计划“找个机会彻底收拾这个愣子,免得坏事”。他甚至回忆起孙鹏飞在一次酒后曾恶毒地笑着说:“魏超这种货色,就是天生的沙包,打了也白打。”

这份经过医生记录、公证并转回省第一监狱的材料,被监狱管理层视为极其重要的心理矫治工具。·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它清晰地表明,那场围殴绝非孙鹏飞临时起意的情绪发泄,而是有其长期的恶意积累和预谋性。魏超成为目标,并非偶然,而是其“弱小”、“听话”、“不会反抗”的特质,使其成为了孙鹏飞眼中完美的欺凌对象和转移矛盾的替罪羊。

监狱长和心理矫治团队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在“反思与和解小组”的下一次活动中,适时、有控制地披露这部分信息。

小组第四次会议。气氛依旧凝滞。

当心理专家用平静的语调,简述了陶成文证词中关于孙鹏飞长期对魏超的恶意和预谋时,房间里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张帅帅(陕西靖康)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一种被欺骗的愤怒。他一直以来都将那场暴力更多地归咎于当时的情绪失控和孙鹏飞的煽动,从未深究其背后的长期恶意。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愤怒(眼镜被毁)和贪婪(想多分钱),是被孙鹏飞精准利用的工具。一种更深的羞愧和懊悔涌上心头。

沈舟(浙江嘉定)的算计再次被颠覆。他一直以为那是一场“机会主义”的混乱,没想到底下竟藏着如此深的算计。′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他感到一阵后怕,如果自己当时没有利用价值,是否也会成为目标?他对孙鹏飞的恐惧中,又多了一丝鄙夷,对自己当时的投机则感到了更深的愚蠢。

鲍玉佳(安徽淮南)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他一直以为自己的恐惧源于孙鹏飞的淫威,现在才更清晰地看到,这淫威是建立在随时可以施加给任何“弱者”的暴力之上的。他不仅是害怕,更是在无意中纵容了一种针对“弱者”的系统性恶意。他的恐惧有了更具体、更丑陋的对象。

而魏超的反应则出人意料。他听着专家的叙述,脸上没有出现更大的恐惧,反而是一种极度的…茫然。他努力地思考着,眉头紧皱,仿佛在理解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很久,他才喃喃地、困惑地吐出几个字:“…孙股长…早就…讨厌俺?…为啥?…俺都听命令了啊…”

这句话,像一把最钝的刀子,缓慢地割开了所有在场者的心。它如此直白地揭示了魏超逻辑世界的单纯,以及这单纯与世界之恶相遇时的彻底无助和荒谬。他的痛苦,不仅仅来自于拳脚,更来自于这种根本无法理解的“无缘无故的恨”。

这一刻,小组内的共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帅帅猛地闭上眼睛,拳头攥得指节发白。他仿佛第一次真正“看见”了魏超的痛苦——那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认知和信仰被彻底摧毁的痛苦。

沈舟不再计算,只是怔怔地看着魏超,第一次感觉到一种超越利益衡量的、纯粹的心酸。

鲍玉佳则把脸深深埋进手掌,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发出压抑不住的、低沉的呜咽声。那不仅仅是为魏超,也是为自己,为所有被这种无端恶意伤害和裹挟的人。

没有指责,没有辩解。

只有真相带来的、沉重到令人窒息的静默。

陶成文从远方传来的证词,像一道强烈的探照灯光,刺破了众人一直试图回避或模糊处理的迷雾,将孙鹏飞的恶、以及所有人在这恶面前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共谋,照得清清楚楚。

这次小组会议没有按照预定流程进行下去。心理专家适时地中止了会议,给了每个人消化和沉淀的时间。

真相的冲击波在后续几天持续发酵。

张帅帅找到管教干部,主动要求增加心理咨询的次数,他需要帮助来处理这份沉重的真相和随之而来的复杂情绪。

沈舟在日记里(监狱允许的)写下了很长一段话,内容不再是算计,而是罕见的对“人性之恶”的思考。

鲍玉佳在下次劳作时,经过魏超的工位,停留了几秒

,将一个自己精心打磨的小小金属零件(看不出用途,但很光滑)轻轻放在了魏超的工具盒旁边,然后迅速离开。这是一个无声的、笨拙的、却充满情感的举动。

魏超拿着那个小零件,看了很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进了口袋。

林建奇得知这一进展后,对监狱长说:“真相是痛苦的,但往往是矫治最有效的催化剂。它打破了自欺欺人的幻象,迫使每个人直面最丑陋的现实。接下来,要看他们如何带着这份沉重的真相,继续走下去。”

高墙之内,阳光依旧。

但经过真相淬炼后的阳光,似乎变得更加刺眼,也更加清晰。

它照亮了残留在角落的阴影,也照亮了前方那条更加艰难、却也更加真实的救赎之路。

唯有认清罪恶的全部面貌,才能背负起真正的责任;唯有体会了受害者彻骨的迷茫与痛苦,才有可能生出真挚的悔改与弥补之心。

这枚从远方传来的、浸满血泪的真相炸弹,其巨大的破坏力,正在悄然转化为重建内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