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余波之蚀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其引发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法庭的高墙,持续侵蚀、重塑着每一个被卷入者的命运轨迹,并在更广阔的层面敲响了沉重的警钟。高墙之内:
孙鹏飞(石家庄,2006年入伍)被投入监狱。十五年的刑期像一座大山压在他身上。最初的怨毒和不服逐渐被漫长的囚徒岁月磨蚀。他试图在囚犯中寻找新的“秩序”和“权威”,却发现这里的一切规则都比他想象的更赤裸、更残酷。他那条“断子绝孙”的算计心机,在高墙内失去了土壤,只剩下无尽的悔恨与煎熬。他常常在深夜惊醒,耳边回荡着自己在仓库里那声尖利的煽动和法庭上冰冷的判决。
林奉超(四川达州,上尉军官)和付书云(福建闽清,中尉军官)被移送到军事监狱服刑。军衔、职务、曾经的优越感尽数剥离。林奉超在绝对的寂静中,不得不反复咀嚼自己那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冰冷评价,这句话如今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灵魂上,成为他傲慢与冷漠的永恒耻辱。付书云则因智力局限,在规训生活中适应得更加艰难,他那点小聪明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只剩下懵懂的恐惧和服从。
鲍玉佳(安徽淮南,2007年入伍)在监舍里异常沉默。八年时光,足以让他彻底反思自己如何从一次私刻公章的侥幸,一步步滑向更深犯罪深渊的历程。工商银行的保安工作曾是他洗心革面的机会,却被他再次亲手毁掉。他成了狱中普法教育的反面教材,每每提及,都引来一片唏嘘。
曹荣荣(上海崇明,2008年入伍)在女子监狱中精神恍惚了很久。六年的刑期让她与外界几乎脱节。那份从众的恐惧和事后的自我厌恶,可能需要她用一生去消化。她常常望着铁窗外的天空,想念崇明岛的家,泪水无声滑落。
张帅帅(陕西靖康,2009年入伍)和沈舟(浙江嘉定,2005年入伍)在劳改中相识,却再无往日“酒肉朋友”的情谊。七年刑期让他们学会了沉默劳作,破碎的眼镜和精明的算计都成了前尘往事,只剩下对自由的渴望和日复一日的赎罪。
武京伟(河北高碑店,2003年入伍)十一年刑期漫长。他这条幕后“暗线”最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所有算计成空,只能在铁窗后默默吞咽苦果。
伍华权(广东肇庆,2010年入伍)四年刑期相对较短,但他的茫然并未减少。监狱的规训或许能让他形成对法律最基本的敬畏,但能否真正理解是非,仍是未知数。
危暐(vCd)(福州)五年的青春将在高墙内度过。其父危金根(空军福州指挥所上校,另案处理)的运作最终将他送入了更深的深渊。军事法庭的审判等待着危金根,其滥用职权、教唆犯罪的行为,必将受到更严厉的惩处,整个家族为之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