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76章 残链之缚

 上海某区看守所的讯问室,空气冰冷,规则森严。与之前分局的讯问氛围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预示着已进入司法程序的深水区。

 河北高碑店2003年入伍的武京伟,此刻全然没了幕后“小人”的算计模样。他脸色灰败,手指绞在一起。他自诩聪明,躲在石家庄遥控,认为不直接参与殴打就能规避最大的风险。但当侦查员将一沓银行流水单摆在他面前时,他的精明瞬间蒸发。

 “武京伟,解释一下这几个账户。”林建奇指尖点着几个用红笔圈出的跨省交易记录,“从马文平、程俊杰那里骗来的钱,经孙鹏飞之手,分三次转入你控制的这张卡。之后不到二十四小时,资金又分批汇往福建闽清和一个广东肇庆的账户。广东的账户开户人是伍华权的表叔。闽清的那个账户,开户行距离付书云家不到三公里。你怎么解释?”

 武京伟的嘴唇哆嗦着,试图编织谎言,但资金流向的箭头精准无比,戳破了他所有的侥幸。“我…我只是帮忙转一下…具体什么钱我不清楚…”

 “不清楚?”郑雅萍声音不高,却带着致命的压力,“孙鹏飞供述,所有资金的拆分、转移路线都是由你策划,因为‘你年头长,门路清’。付书云也承认,曾应你要求,提供过他老家‘可靠’的银行卡号用于‘临时周转’。你口中的‘不清楚’,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武京伟瘫软下去。他意识到,自己倚老卖老、自以为隐秘的“经验”,在现代化的金融侦查和技术手段面前,如同透明玻璃。他这条自以为安全的“暗线”,早已被警方牢牢攥住。

 与此同时,在福州,空军福州指挥所上校空管处长危金根面临着另一种形式的压力。并非来自警方直接的审讯——时机未到——而是来自部队纪检部门的约谈。

 调查组办公室气氛严肃。危金根穿着笔挺的军装,试图保持一名上校军官的威严,但眼底的慌乱难以完全掩饰。

 “危金根同志,请你说明与你儿子危暐(vCd)的经济往来情况。”纪检干部的问题直指核心,“特别是他账户中数笔与你账户时间、金额高度吻合的大额转账。”

 危金根额头沁出细汗:“那是…家里给他的生活费,孩子在外面花销大…”

 “生活费?”纪检干部拿出一份危暐的消费记录,“你儿子危暐,入伍后频繁出入高档场所,消费水平远超其津贴水平。这些消费与你提供的‘生活费’额度高度相关。此外,孙鹏飞、武京伟等人供述,曾通过你儿子向你‘汇报工作’、‘表达心意’,这些‘心意’是否与上述转账有关?”

 另一个干部补充道:“据新城场站方面反映,你曾多次通过电话为他们单位士官魏超的‘业务能力’打招呼,而魏超涉及一起严重的内部斗殴和诈骗案件。你与涉案假军官陶成文又是什么关系?”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危金根的心上。他运作儿子入伍,本是想为其铺路,没想到成了祸害战友、拉自己下水的开端。他利用职权和影响力编织的关系网,在纪律和法律的探照下,漏洞百出。他的军衔和职务,此刻不再是护身符,反而让他的问题性质更为严重。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辩解在确凿的证据链和组织的严肃追问面前都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