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66章 蛛丝寻迹与惊弓之鸟

新城场站仓库的混乱之夜如同投石入湖,涟漪虽暂归于平静,但其产生的水纹却已悄然扩散至岸边,被敏锐的渔夫——林建奇与郑雅萍——精准捕捉。并非所有罪恶都能被夜色完美掩盖,尤其是当参与者自身已成为惊弓之鸟时。

 

切入点:侦查员如何从细微处捕捉到这场内讧的蛛丝马迹,并以此为契机撬动整个僵局。

 

过程与细节描述:

 

异常信号的捕获: 净蚀中心的宏观社会动态监测系统(“尘光”子系统)捕捉到数个异常聚集点:新城场站周边夜间短暂出现的多部手机关联信号(属于孙鹏飞、林奉超、鲍玉佳等人);场站内部一个废弃仓库区域的能量消耗微增(灯光、可能有的取暖设备);以及该区域周边监控捕捉到的多辆非登记车辆短暂停靠又迅速驶离的模糊影像。这些信号单独来看微不足道,但其时间、地点的高度重合性触发了系统的低概率事件预警。

 

情报的交叉验证: 郑雅萍团队立即调取并交叉分析这些信息:

 

发现这些手机信号的主人,均与正在秘密调查的“退役军人关联异常经济行为”名单高度重合。

 

通过交通卡口系统追踪那几辆模糊车辆,发现其行驶轨迹分别来自孙鹏飞、陶成文(虽其本人未直接到场,但其关系车辆出现)、林奉超等人的常用活动区域。

 

查询新城场站的内部备用电力记录,确认那晚该废弃仓库区的电路有极短暂的启用记录。

 

“一场非法的、秘密的聚会。” 郑雅萍迅速做出判断,“而且参与者都是我们的‘老朋友’。”

 

现场的无声证言: 尽管孙鹏飞等人进行了仓促清理,但在他们离开后,郑雅萍立即协调安排了一支高度专业、行动无声的现场勘查小组,利用技术手段(如痕量证据提取、三维激光扫描、微痕迹分析)对仓库进行了秘密勘查。

 

发现了未被彻底清理的血迹(经后来比对与陶成文、魏超、马文平等人相符)、张帅帅破碎的眼镜碎片、多种不同的脚印和打斗导致的物品移位痕迹。

 

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技术员发现了陶成文丢失的那个伪装成充电宝的加密硬盘。这个发现让郑雅萍如获至宝。

 

心理攻势的契机: 林建奇和郑雅萍决定暂不打草惊蛇,而是利用这次内讧事件作为撬棍,对已经处于恐慌中的目标进行精准的心理打击。

 

他们首先选择了意志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曹荣荣。在一次看似常规的社区人员走访中,侦查员“无意”中提及:“听说前几天晚上新城场站那边好像有点热闹?没打扰到你们吧?” 曹荣荣瞬间脸色惨白,手指颤抖,其过度反应几乎等于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