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40章 数据溯源与渔网收拢

 深海集装箱中的档案,经过数字化处理和尘光密钥的超深度关联分析,开始显现其骇人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指向过去的罪证,更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播种地图”。档案中多次提及的“种子”计划,其核心正是系统性地寻找、评估并腐蚀特定类型的退役军人,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产。

 切入点:数据溯源的“捕种”行动与珠海渔网的同步收紧。

 一线: 林建奇亲自挂帅,成立“清种”专项组。任务:依据深海档案中提到的“目标特征库”和“接触渗透策略”,对近二十年的退役军人数据库进行反向筛查。

 特征包括:服役期间曾受处分但非原则性大过、家庭经济压力突出、对安置情况不满、社会关系网络中有可利用弱点(如家人涉赌、重病)等。

 策略包括:通过“战友联谊会”拉近关系、提供“轻松赚钱”机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子女入学、看病)、逐步诱导参与灰色地带活动最终拖下水。

 惊人的发现出现了:

 鲍玉佳(私刻公章转业保安)的处分记录、经济状况、其表弟(已被查)的牵线,完美匹配“种子”特征。其被陶成文拉拢,正是“种子”计划的标准流程。

 武京伟(高碑店小人士官)退役后的失意、对“成功”的渴望,使其成为理想的目标。档案中甚至有一份简短评估报告,认为其“易被虚荣驱动,可控性强”。

 孙鹏飞(石家庄“小人”)的技术能力和道德缺失,被评估为“优质工具型种子”。

 林奉超、付书云的军官身份和信仰动摇,被标记为“高价值潜在种子”,档案显示腐蚀他们花费了更多资源和时间,通过危金根这类更高层级的内应进行。

 甚至程俊杰、梁露这类最终成为受害者的人,也因其性格弱点(过度信任、认知局限)曾被纳入“潜在目标库”进行过评估。

 一张庞大的、持续运作多年的“播种”与“收割”网络被彻底揭露。 林建奇立即将筛查出的、符合特征且仍有异常动态的数百名“潜在种子”名单,加密分发至各地安全机关,进行重点观察和保护性干预,防止他们被激活或走向犯罪。

 另一线: 珠海,“珠渔运888”号渔船在郑雅萍布置的压力下(一次突然的、极其严格的海事临检),果然出现了异常动静。船长(钱老板的心腹)在检查后,并未按原计划出海,而是突然下令船只进入船厂进行“例行保养”。

 郑雅萍判断这是拖延和观察之计。 她下令监控升级,动用无人机和水下无声探测器对船厂进行24小时监控。很快发现异常:夜间,有小型快艇秘密靠泊“珠渔运888”,运送了一批密封的、类似通讯设备的箱体上船,且船员名单悄然更换了两人,新船员身份信息经核实为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