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深海钩沉与信任试炼
“尘影”的信号如同投入深海的鱼线,微微颤动,却难以立刻确定水下巨物的轮廓。公海区域的信号跳转频繁,显然对方拥有极高的反侦察能力。林建奇站在净蚀中心巨幅电子海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他意识到,传统的追踪手段已接近极限,必须另辟蹊径。
“关键在于‘船’。”林建奇对技术团队下达指令,“筛查所有近期与涉案人员、涉案公司有关联的船舶信息,特别是那些注册地模糊、航行轨迹异常的。”
突破口来自对马文平的再次审讯。
马文平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确凿证据下,终于吐露了一个关键细节:他曾按照林奉超的指示,将几个“特殊包裹”送到天津港的一个码头仓库,交接人自称“老海”,手指上有明显的锚形纹身。交接时,马文平无意中听到“老海”用卫星电话抱怨一句:“……‘星旅号’这次又迟了,风浪大也得准时啊,不然‘老板’的钱……”
“星旅号”!
尘光密钥立即在全球航运数据库中进行模糊匹配,迅速锁定了一艘注册于某小岛国、常年航行于东亚至东南亚航线的杂货船“星旅号”。该船所有权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一个离岸空壳公司,但其近半年的航行轨迹中,有数次异常靠近我国领海基线却又未进入的徘徊记录,时间点与几笔大规模涉诈资金流向境外的时间高度吻合。
与此同时,郑雅萍在上海对曹荣荣的审讯取得更深进展。
曹荣荣为求自保,交代出孙鹏飞不仅从事“小人”勾当,还长期利用其石家庄的据点,为“上面”的人提供“人脸认证”服务——通过胁迫、利诱等方式,让一些社会边缘人(如伍华权、或类似程俊杰、梁露这样被抓住把柄的受害者)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册公司、开办银行账户或电话卡,供犯罪团伙使用。这些“傀儡”账户和号码,构成了犯罪资金流转和通讯联络的底层屏障。
而技术组在孙鹏飞被查封的服务器中,恢复了一段被删除的加密通讯记录。 破译后内容令人震惊:一段指令要求孙鹏飞“安排一次测试,用‘老方法’给‘星旅号’发信号,看通道是否畅通”。“老方法”指的就是通过那台设置在淮南的发射器,向伍华权发送电磁指令,再由伍华权无意识解码后,通过其看似无规律的日常行为(如去特定小店购物、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路口)向外传递应答信号!
伍华权,这个不幸的人,成为了一个活体、且极难被察觉的信号中继站。
林建奇立即布局:
国际协作: 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渠道,请求对“星旅号”进行秘密监控,并在其下次靠港时(预计在越南岘港)进行登临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