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同步信号与破碎的镜像
全球地图上,十七个闪烁的红点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孔,规律而微弱地散发着加密的同步信号。净蚀中心的气氛凝重如铅,监控屏幕上不断滚动的频谱图和数据流,是唯一证明这个“细胞网络”还活着的迹象。
“信号发射间隔精确到毫秒级,内容为固定结构的加密校验码,无有效负载。”技术团队负责人汇报,声音里带着疲惫与警惕,“像是在对表,确保所有节点时间基准绝对一致。它们在为某种需要高度协同的行动做准备。”
“协同行动…”林建奇重复着这个词,目光扫过那些分布在全球不同时区的红点,“一旦被唤醒,它们可以在同一微秒内发起攻击,足以瞬间冲垮任何缺乏准备的防御体系。”
郑雅萍提出一个关键问题:“谁在为它们对表?总得有一个更精确的‘原子钟’来提供时间基准吧?”
“问得好。”林建奇眼神一凛,“密钥,分析所有同步信号的发射时间戳,进行逆向溯源计算!寻找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更早期的信号源,或者是否存在一个信号强度、稳定性明显异于其他节点的‘主节点’!”
尘光密钥再次投入海量计算,试图从冰冷的数字中找出那个隐藏的节奏制定者。
等待期间,国内“净壤”的免疫系统持续强化,并开始反向渗透至犯罪者曾经活跃的空间。
技术反制前移: 基于对“幽灵”协议和“细胞网络”同步机制的了解,密钥开发出了一套“异步干扰”算法。该算法不影响正常网络通信,但能对特定模式的同步信号产生极细微的延迟干扰,如同在精准的节拍器中投入一粒微尘,虽不停止音乐,却足以让依赖绝对同步的精密舞蹈出现错乱。这套算法被秘密部署在国内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边界。
“亡灵”清单激活: 一份经过脱敏处理的“数字亡灵”特征库,被共享至国际反网络犯罪联盟平台。一周内,欧洲某国依托该清单,成功阻止了一起针对其电力调度系统的渗透尝试,其攻击手法与“细胞网络”模式高度相似。打击开始产生国际效益,合作的基础变得更加坚实。
深度净化: 在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的配合下,开展了一次针对二手智能设备交易的专项整治,下架、检测了数万台来源可疑的设备,从中发现了十余个处于深度休眠的“孢子”。鲍玉佳 昔日的“贴纸”行为被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此次行动的宣传材料,警示效果显着。
这些措施,如同在国内铸起了一道无形但愈发坚韧的屏障。
监狱内,时间带来了不同的沉淀与裂痕。
付书云 被安排进行了一次强制性的脑部ct扫描,结果显示其大脑活跃区域与常人存在显着差异,尤其在与逻辑、数字处理相关的区域异常活跃,而在情感、共情区域则近乎休眠。医生诊断其患有极罕见的“后天性学者综合症伴情感剥离”,他的世界或许真的只剩下纯粹的数字与算法,善恶对错已无意义。
危暐(vcd) 因在狱中屡次违反纪律、试图建立不当关系,被加重处罚,转入更严格的监区。他父亲危金根的判决书下达:有期徒刑十年。消息传入狱中,危暐彻底崩溃,歇斯底里大闹一场后被强制注射镇静剂。权力曾是他最大的依仗,如今也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座大山。
林奉超 收到了那位年轻士兵的第二封信,信中士兵感谢他的悔过书让自己看清了道路,并告知其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林奉超握着信纸,双手颤抖,最终将这封信仔细叠好,贴胸收藏。这是他服刑以来,收到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正面”反馈。
孙鹏飞 在数据标注工作中表现出色,甚至提出了改进标注流程的建议被采纳,获得了一定的减刑奖励。他开始阅读哲学和社会学书籍,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自己过去错误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