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无氧无溃呼吸术
父亲手持火把,火焰在风中摇曳,照亮身前三尺之地,火星偶尔飘落,在黑暗中划出短暂的弧线。他凭借着对儿子独特气息的敏锐感知和深切担忧,如同大海捞针般在崎岖的山路中搜寻,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
终于在黎明时分,在一处隐蔽的岩缝下找到了昏迷不醒的哥哥。
那次,哥哥的头部磕在一块巨石上,额头鲜血直流,染红了半边脸颊,而他的身体仅距三寸之遥,便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水坑,水坑水面泛着幽暗的光,仿若张着血盆大口的恶魔,等待着吞噬生命。
即便如此,当父亲将他背回家时,他已人事不省,生命垂危,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鼻翼的起伏几乎难以察觉。
经过父亲彻夜的悉心照料——用草药清洗伤口、用温热的毛巾擦拭身体、不断呼唤他的名字,才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哥哥每次遭遇事故,都绝无可能逃过父亲那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睛。
父亲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幽暗,洞察一切隐藏的真相,任何谎言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如同冰雪遇阳般消融。
每次,父亲都能精准洞察事故的来龙去脉,从哥哥身上的伤口位置到衣物上的泥土痕迹,都能还原事情的经过。
而哥哥也必定会遭受一顿严厉的痛打,竹鞭落在身上,留下一道道火辣辣的伤痕,每一道伤痕都像是一个警告。
但每次挨训之后,哥哥心中总结出的教训始终是那一句:“下次要怎样才能避开他的察觉呢?“
这份倔强与执着,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叛逆,却也在不经意间促使我们对“无氧无溃呼吸术“的创研。
他并非不知悔改,而是将父亲的教训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动力,想要变得更强,足以保护自己,不再让父亲担忧,不再让家人为他彻夜难眠。
“无氧无溃呼吸术“便是为了躲开父亲的探查而精心创研的,当然,保障自身安全也是其核心目的之一,这是我们兄弟俩在无数次冒险与教训中总结出的生存智慧。
爹爹打骂哥哥,并非嗔怪他贪玩好动的天性——孩童本就该在山野间奔跑嬉戏,而是忧心他对自身安全的疏忽,那份打骂中蕴含着“恨铁不成钢“的焦急与关爱,每一次扬起的竹鞭都带着不舍,落下时却又带着决绝。
父亲是想让这个总是不顾惜自己安危的儿子,深刻铭记:“我又救了你一次!我能救你千次,却难救你万次!“
父亲的打骂,实则饱含着深沉的父爱,如同一颗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糖果,外壳虽硬,内里却甜如蜜糖。
他期望哥哥能学会自我保护,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因鲁莽而陷入险境,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我们苦心创造的“无氧无溃呼吸术“,意在达成即便身处无氧绝境,身体也不会崩溃的神奇效果,这是一种超越常人极限的生存技能,是对生命潜能的探索。
哥哥志向高远,犹如展翅欲飞的鲲鹏,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翱翔,能够在水中像水生生物般自由呼吸,仅仅是无氧无溃呼吸术的开篇之举,是踏入神秘领域的第一步,如同婴儿学步般稚嫩却充满希望。
我们的雄心远不止于此,还期望将其拓展至更为广袤、深邃的领域,使其能够适应诸如地下幽深洞穴——那里终年不见天日,空气稀薄得如同叹息,岩壁上滴落的水珠声在空旷中回荡;熊熊燃烧的火海——高温与浓烟考验着生存的极限,火焰吞噬氧气的“噼啪“声如同死神的倒计时;浩瀚无垠的太空——寂静与低温并存,没有空气的包裹如同置身永恒的孤寂等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挑战人类生存的边界。
我们怀揣着对未知的探索渴望,如同古代的探险家般勇往直前,不断挑战极限,试图突破人类身体与能力的边界,让生命拥有更强大的适应力,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绽放生机。
在研究如何让呼吸术适应不同环境时,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实验,每一次实验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与汗水,如同匠人雕琢璞玉般精益求精。我们在封闭的地窖中模拟缺氧的环境,地窖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陈年杂物的混合气息,墙壁上布满了青苔。
哥哥盘膝而坐,双目微闭,运行呼吸术,我们则在一旁仔细观察他的面色变化——从最初的红润到逐渐发白,再到嘴唇泛起青紫色;记录他的呼吸频率——从平稳的每分钟十五次到逐渐放缓,每一次吐纳都变得深沉而艰难;监测每一次心跳的波动——从规律的“咚咚“声到偶尔的停顿,每一次异常都让我们心头一紧。
我们在夏日的烈日下靠近燃烧的火堆,测试呼吸术能否抵御热量的侵袭,高温让空气都变得燥热,仿佛要将人的皮肤烤焦,汗水顺着脸颊流淌,在下巴汇聚成珠滴落,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