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人体为泵
我调整石子抛出的角度与力度,手指捏着石子感受其重量,估算着空气阻力和风速的影响,石子是我特意挑选的鹅卵石子,重量恰好半两,形状圆润如球,抛出时旋转均匀,每秒转动十圈,让它落水的声音恰好模拟出汪是非常用的暗号节奏:“咚、咚、咚——咚“,三声轻响后接一声重响,轻响是石子轻触水面,声音清脆如铃;重响则是石子沉入水底撞击石块,声音沉闷如鼓,与汪是非每次接应时的信号分毫不差,想方设法把哥哥与汪经纬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即便我费了如此大的力气,他们之间,依旧相距整整十五丈,这段距离在开阔的水面上,足以让汪经纬反应过来,但也足够哥哥发动突袭,十五丈,恰好是哥哥全力冲刺的最佳距离,不远不近,既能充分蓄力,又能保证突袭的突然性,让对方来不及防备。
此时,小堰塘正处于近乎极限的低水位,比大堰塘的水面,整整低了三尺三,这三尺三的落差,暗合“三三不尽“之意,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堤岸的轮廓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泥土与青石的纹理分明,泥土呈深褐色,带着湿润的光泽,散发着淡淡的土腥味;青石则泛着冷光,表面光滑如镜,映照出夜空的星月,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等待着苏醒的时刻。
从小堰塘仰望大堰,那大堰就如同小堰塘遥不可及的天空,真可谓是“离天三尺三“。
对于小堰塘的生灵,尤其是那些鱼儿来说,想要去到更广阔、更自由的大堰世界,那道永远高出水面的内堤,就如同横亘在它们面前的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这道天堑由青石与夯土筑成,青石取自后山的石灰岩,坚硬耐磨,抗压强度远超普通石头,经过人工打磨后拼接严密,缝隙处用糯米灰浆填充,灰浆中混合了桐油,百年不腐,坚固异常;夯土则混合了糯米汁与石灰,比例精确到每十斤土配一斤糯米汁、二两石灰,层层夯实,历经多年风雨依旧坚硬如石,用锄头敲击只会留下淡淡的白痕,溅起细小的土渣。
堤岸高达丈余,表面光滑如镜,是常年被水流冲刷与人工打磨的结果,坡度精确到四十五度,既美观又稳固,比人类想要登天,还要困难万倍。
它们小小的身躯根本无法逾越这道障碍,只能在小堰塘里日复一日地游动,尾鳍拍打着水面,划出细碎的波纹,望着那片更广阔的水域兴叹,眼中满是向往与无奈,偶尔有不甘的鱼儿奋力跃出水面,却也只能落回原地,溅起失望的水花,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很快又恢复平静。
仅凭它们自身的努力,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哪怕是最擅长跃龙门的鲤鱼,在这道坚固的内堤面前,也只能望堤兴叹,徒增无奈。
它们拼尽全力跃出水面,最多也只能触及堤岸的底部,鳞片甚至会被粗糙的堤壁刮落,露出粉红色的皮肤,然后便重重落下,溅起失望的水花,水面上漂浮着细小的鳞片,如同破碎的梦想,随波逐流。
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快快长大,努力吸收养分,让鳞片更加坚硬,如同披甲上阵的战士,抵御外界的伤害;让体型更加健壮,积蓄跃过障碍的力量,期望能被家父的网子筛选得上,才能堂堂正正地进入那个宛如天堂般的大堰世界,那里水深草丰,食物充足,没有小堰的拥挤,水草能长到一人多高,鱼群可以自由穿梭,去实现自己的成长梦想。
而世间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众生平等,有时,我们就如同那些被困在小堰塘里的鱼儿,在同一个平行空间中,怀揣着梦想,努力挣扎,却又不得不默默等待气运的安排,期待着那一丝改变气运的曙光能够降临,期待着那个能让我们跨越障碍的契机,如同等待一张能网住机遇的渔网,网眼大小恰到好处,既能滤去浮躁的杂质,又能留住珍贵的希望。
这些,都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哥哥可没有这些花花肠子,他的心思纯粹而直接,如同清澈见底的堰塘水,一眼就能望到水底的卵石,没有丝毫杂质。
哥哥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神石,落入水中后,便与水融为一体,成了能自主运作、蕴含着神秘力量的“泵“,不断地与周围的水进行能量交换,吞吐着天地灵气,吸入的是水之精,带着清凉与滋养;呼出的是己之神,蕴含着生命与活力,构成了一幅被芸芸众生所忽略的神秘卦象,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四象相生,八卦流转,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股外人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异力。他如同一块有着思想灵气的石片,却并非是铲破水皮在水面上飘移,而像是得到了水面的神秘托举,那股神秘的水力仿佛有了生命,顺着他的肌肤流淌,在他掌心凝聚成小小的漩涡,旋转着吸收周围的能量,托着他的身体,推动着哥哥,在水中悄无声息地前行了三米,水面只泛起淡淡的涟漪,转瞬即逝,如同从未有人经过,只有水底的沙石能感受到那股力量的余波,微微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