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炜 作品

第186章 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

1、“廉价感” 的解药,藏在 “自尊自爱” 里。有人总爱买低价劣质的衣服,觉得 “凑活穿就行”;有人面对不合理要求,总说 “没事,我无所谓”;有人在感情里委曲求全,觉得 “他肯跟我在一起就不错了”—— 这些行为背后,是对自己的不认可:“我配不上更好的”。

 而自尊自爱的人,会珍惜自己的价值:买衣服选 “质感好、适合自己” 的,不是 “越便宜越好”;面对过分要求,敢说 “这不行,我有我的底线”;在感情里不讨好、不卑微,知道 “我值得被认真对待”。就像珍珠,懂得 “保护自己的光泽”,才会被人珍视;若像石头,随意丢弃,别人也不会在意。

 请记住:你对自己的态度,就是别人对你的态度。自尊自爱,不是 “高傲”,是让别人知道 “你值得被尊重”—— 这是摆脱 “廉价感” 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先学会 “自己喜欢自己”,才会有人真正喜欢你。有人为了讨同事喜欢,刻意模仿别人的穿搭、迎合别人的爱好,结果活成了 “别人的影子”,反而没人记住他;有人为了让伴侣满意,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隐藏自己的喜好,结果变得越来越压抑,感情也岌岌可危。

 真正的自爱,是 “不做任何人的附庸”:你喜欢安静读书,就不用逼自己去热闹的酒局;你想深耕自己的专业,就不用为了 “合群” 去做不擅长的事。这种 “坚持自我” 的底气,会散发出独特的气质 —— 就像玫瑰不模仿茉莉的清香,依然能吸引喜欢它的人。

 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坚持自己的追求,别人才会被 “真实的你” 吸引,而不是 “伪装的你”。请记住:越自爱的人,越有 “让人侧目” 的魅力,因为他们身上有 “不讨好、不将就” 的光芒。

 3、把他人看太重,是在 “自我惩罚”;把自己看太轻,是在 “自弃”。有人总拿同事的升职、朋友的高薪跟自己比,越比越焦虑,觉得 “我怎么这么没用”—— 这是用他人的成绩,否定自己的价值;有人在团队里不敢发表意见,总觉得 “我的想法肯定没别人好”,结果好点子被埋没,越来越没存在感 —— 这是把自己看得太轻,丢了自尊。

 就像一株小草,若总觉得 “不如大树高”,就会一直低着头,连阳光都照不到;若能接纳 “我虽矮,但我能装点大地”,反而能活出自己的价值。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更会把你当 “可有可无的草”:同事会把杂活推给你,朋友会忽略你的感受,爱人会轻视你的需求。

 请记住:你看轻自己的瞬间,就是别人不重视你的开始。学会把 “关注他人” 的目光收回,多看看 “自己的优点”,才能活出底气。

 4、别人轻视你,往往是你 “给了他轻视的机会”。你把客户看得太重,怕 “得罪他丢了订单”,就会无底线让步,他反而觉得 “你离不开他”,变本加厉提要求;你把领导看得太重,怕 “惹他不高兴影响升职”,就会事事顺从,他反而觉得 “你没主见”,不把你当核心成员。

 这种 “把他人捧太高,把自己放太低” 的行为,本质是不自爱 —— 你觉得 “只有讨好别人,才能被认可”,却忘了 “真正的认可,源于自身的价值”。就像商场里的商品,若标价太低,别人会怀疑 “是不是质量差”;若定价合理、彰显价值,别人反而会认真对待。

 请记住:把他人看得太重,不是 “尊重”,是 “用他人的势力欺负自己”。你越抬高别人,越贬低自己,别人就越敢轻视你;你挺直腰杆,认可自己的价值,别人才会收起轻视的目光。

 5、童年缺爱的人,总在成年后找 “补偿”,却忘了 “最好的补偿是自爱”。小时候总被忽略,长大后就会拼命讨好别人,怕 “被抛弃”;小时候总被否定,长大后就会追求完美,怕 “不被喜欢”;小时候没得到足够的关怀,长大后就会过度依赖感情,怕 “孤单”。这些行为,都是在向外求 “爱”,却忘了 “自己才是爱的源头”。

 有人为了 “不被抛弃”,在感情里忍气吞声,哪怕对方出轨也不离开;有人为了 “被认可”,在工作里拼命加班,哪怕累到生病也不敢停。可这些 “补偿式的努力”,永远填不满 “缺爱的空洞”—— 因为别人的爱像 “不稳定的风”,吹来时暖,吹走时凉;而自爱的爱像 “稳定的太阳”,永远能照亮自己。

 请记住:别人爱你,取决于 “你是否值得爱”—— 你自爱的时候,会有底线、有价值、有光芒,自然会吸引懂得珍惜你的人;你不自爱的时候,再怎么讨好,也留不住想离开的人。

 6、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都藏着 “自爱的底气”。情绪稳定的人,能在朋友难过时耐心倾听,在同事焦虑时温和安抚 —— 不是他们 “没脾气”,是他们内心有爱、有力量,能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再给别人温暖。而情绪不稳定的人,总爱发脾气、抱怨、索取关心 —— 因为他们缺爱、没安全感,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好,更别说给别人提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