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再上龙虎,介绍弟子
京师上空佛光普照,渐渐消散了那死气,但并未带走弥漫在空气中的焦糊。
我带着林渊,自那片生与死的交界地抽身,并未在凡俗的喧嚣中多做片刻停留。
一步踏出,脚下是破碎的京畿大地,耳畔是幸存者的哀嚎与高僧们慈悲的梵唱。再一步落下,四周的一切都已改变。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气被清新凛冽的山风取代,风中夹杂着松针的清香与淡淡的泥土芬芳。
龙虎山那连绵起伏的青翠山峦,已然出现在脚下。
这里是道门祖庭,是人间正道的砥柱之一。山体之内,那条蛰伏了千年的地脉龙气,感受到我的到来,发出一声欢欣的低鸣,与我化神之后那早已融入天地的神魂,遥相呼应。护山大阵的灵光如被微风拂过的湖面,泛起一圈圈肉眼难辨的涟漪,那是对同源而又更高阶力量的本能致敬。
我没有从山门而入,而是直接带着林渊,落在了那条通往天师府的青石古道之上。
“师父,此地的‘气’,与京师截然不同。”林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那双清澈的眼眸,正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山林间的鸟雀并未因我们的到来而惊飞,反而发出了几声清脆的鸣叫。溪水中的游鱼摆动着尾巴,似乎想凑近看看。
“京师是人道汇聚之地,欲望与苦难交织,其气驳杂而沉重。”我看着他,平静地解释道,“而此处是山川精气所钟,千年道韵滋养,其气纯粹而轻盈。你初涉红尘,当多看,多感,多辨,方能知晓这方天地的全貌。”
“弟子明白。”他点了点头,将这份截然不同的感受,默默地记在了心底。
我们拾级而上。一名守山的青衣小道童,正有些惊疑不定地探出脑袋,当他看清我的面容时,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瞬间充满了敬畏与狂喜。他慌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快步跑下台阶,对着我便要行跪拜大礼。
“参见林……林真君!”
我一挥手,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托住,让他无法跪下。
“不必多礼。”我温和地说道,“我来寻张天师,叨扰了。”
“天师……天师正在问道崖等候您!”小道童激动得脸都红了,连忙在前引路。
“不必了,”我摆了伸手,指向那云雾缭绕的最高处,“我知他在何处。”
话音未落,我与林渊的身影已从原地消失,只留下一脸崇拜,呆立在原地的小道童。
问道崖。
云海依旧翻涌,苍松依旧虬结。
石桌之上,一壶温热的老酒,三只青玉酒杯,正散发着淡淡的酒香。
张应韶一身洗得发白的八卦道袍,头戴逍遥巾,正盘膝坐在那棵苍松之下。他似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我们到来,那双如同古井般深邃的眼眸之中,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那笑容中,还带着一丝了然。
“你来了。”他看着我,又将目光,落在了我身旁的林渊身上。
“我来了。”我走到他对面坐下,为自己斟满一杯酒,一饮而尽。
林渊则学着我的样子,对着这位气息渊渟岳峙,让他本能地生出敬意的龙虎山天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道礼。
“晚辈林渊,拜见张天师。”
张应韶没有立刻应声。
他的目光,如同一柄最温和,却又最锋利的解牛刀,在林渊的身上,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我知道,他看的不是林渊的根骨,不是他的修为。
而是他那由我亲手塑造,与这方天地格格不入,却又完美融合的“存在”本身。
许久,他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仿佛将胸中的万千感慨,都尽数吐出。他脸上的微笑,化为了深深的赞叹。
“清扬师弟,你当真是……好大的手笔。”他喃喃自语,随即对着林渊,温和地笑了笑,“不必多礼,坐吧。”
他亲自为林渊,斟上了一杯酒。
林渊有些迟疑地看了我一眼。
我点了点头。
他这才接过酒杯,却并未饮下,只是端正地捧在手中。
“京师之事,我已推衍得知一二。”张应韶看着我,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悲悯,“天灾人祸,非战之罪。你已尽力了。”
“天意难违,非是不为,而是不可为。”我摇了摇头,将那杯中酒再次饮尽。那场爆炸,那数万亡魂,虽非我之过,却终究在我心中,留下了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
“不谈此事了。”张应韶摆了摆手,他显然不想让我沉浸于那份无力回天的悲伤之中。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林渊的身上,那眼神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这位,便是你在信中所言,你留给这片红尘的‘道’?”
“是。”我点了点头,“他叫林渊,是我的弟子,也是我的……延续。”
“林渊……”张应韶细细地品味着这个名字,眼中精光一闪,“渊,有元婴之谐音,亦有深渊之意。看来,你已为他,定下了未来的路。”
他看着林渊,那眼神变得无比的柔和,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在看自家最优秀的晚辈。
“孩子,莫要拘谨。你师父与我,乃是过命的交情。日后,这龙虎山,便是你的第二个家。若有任何修行上的困惑,或是在山下,受了什么委屈,随时都可以来寻我。”
“多谢天师。”林渊再次行礼,言辞恳切。
张应韶抚须而笑,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口,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片刻之后,他忽然开口,对着林渊,问出了一个问题。
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无尽禅机与道韵的问题。
“林渊,我来问你。”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与这问道崖上的风声,云海的涛声,融为了一体。
“山中,一虎,欲食一羊。”
“虎之饥,是为天理。羊之生,亦是天理。”
“你若见之,当如何?”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林渊那刚刚才经历过“闯祸”与“反思”的道心之上!
他的身体微不可察地一僵。
他那捧着酒杯的手,指节微微有些发白。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我一眼。
我没有给他任何提示。
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眼神之中,充满了鼓励。
这是他的“考校”。
也是他必须要自己去过的“坎”。
林渊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那双清澈的眼眸之中,闪过无数种,源自我三世记忆的答案。
有星陨的霸道:“强者生,弱者死,天经地义,何须多问!”
有林清扬的执着:“羊既为弱,我便当护之!此乃我辈修士,护道济世之本分!”
有林凡的慈悲:“众生皆苦,何忍见此杀戮。或可寻一两全之法……”
这些念头,在他的识海之中,激烈地碰撞,交战!
若是几日前那个刚刚走出星隐谷的他,或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其中一个,他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但现在……
经历了斑斓猛虎的“论道”,经历了张家村那场“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他那颗由纯粹的“理”构成的道心,已经被这复杂而又不讲道理的“人间”,凿开了一道小小的,却至关重要的口子。